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1/2页]

顽石青书 三月梵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入夜,约莫子时,夜风习习,一片静谧。
      天时,地利,人和,正是赶路的好时分。
      我俯趴于窗台,使出灵力,细细探听淮云那屋的动静,安静得诡异,不似活人待着的屋子。轻轻翻出窗台,猫着身子,小心翼翼观察着院里一切动静,我边走边退慢慢退至院门处。
      夜黑风高,踩泥巴地上积水的声音能听得一清二楚,我略有些心疼的望了眼鸭棚方向,将将长膘些的鸭子,甚补的!
      身后院门忽的吱呀一声轻响,我骇心肝乱颤,细瞧后发觉是没关严实,被风轻轻刮开了。暗骂自己:“又不是做了杀人越货之事,慌甚么?!”托托背上有些沉重的包裹,蹑手蹑脚退出了院子。
      我先前琢磨了半宿,江南应当就在南方,出国师府一路往南奔走,准没错!
      夜色朦胧,雨雾弥漫,一个时辰后,我站在一大路口,转了几圈,茫然瞧向四周,刚从哪边来的都认不出了。空无一人的石板路上,冷冷清清,没一个活着能动的东西,显然找人问路是不大可能的了!
      雨天无月,漆黑一片,更辨不出方向来,瞧哪边都像是又不像是刚来的方向!
      约莫一柱香后,我已确定辨不出来时方向了,别无他法,闭上眼原地转圈,默默念叨:“东西南北,东西南北、、、、、、停!”睁开眼,“北!收一个!”回转了个方向,“南!走!”坚定的朝着选好的南方奔去。
      “哎哟!”雨天路较滑,不常摔跤的我,在一路口摔一大跤!尾椎处先痛后麻,怪异之感急速窜入脑膜,后在顶端炸开,眼前一阵金星乱窜。我瞠目结舌,怔愣许久。
      学术不精,才学会避雨之术的我,一跤直接摔没了,淋得比池塘里的灰鸭凄惨许多。我尝了口滴至唇边的雨水,哀叹“今夜不是赶路的好日子。”爬起身来继续赶路。
      “哎哟!”在第五个路口又狠狠摔了一跤!这回学乖了些,不想再痛屁股,刚滑倒我便整个身子往后仰躺下去。眼前金星果然少了些许,虽也痛,较比上路口跤,算是轻了不少,我龇牙咧嘴挣扎一会就能爬起身来继续赶路了。
      雨雾渐浓,石板路越瞧越发模糊,今夜果真不是个赶路的好日子!我在第九个路口再次摔得七荤八素,辨不出方向来。这回摔得太快太夯实,像是被人直接踢倒一样,没来得及寻个不痛姿势就躺地上了。眼前金光闪闪,比我包裹里所有金簪加一块都要亮,能将漆黑夜色照亮堂。我痛嚎许久才爬得起身来。包裹里金银簪钗洒落一地,有支最大最漂亮我最喜爱的金簪甩得极远,足足甩出了两三丈外。亏得石头我夜间尚能视物,换做凡人的话,定是寻不回那簪了。跌跌撞撞跑过去,一瞧,坏了,我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攥住簪子心疼半天。老子这是摔得多狠耶?金簪都给摔断了!
      心疼得不行也无用,路还得继续赶!骂骂咧咧的,忍着痛一瘸一拐往前继续奔去。
      天亮之时,终于到达城门处,青砖堆砌的城楼,很是高大气派。我望着城门上端硕大的南门二字,摸着屁股,流下一把辛酸泪。所幸那三跤能摔来对的地方,也还算值得。
      天色依旧灰蒙蒙的,但雨已歇住,今日应是个赶路的好日子。
      几名手握长枪的官兵,挨个盘查着进出城的百姓,老太太篮子里少了俩鸡蛋,老大爷包裹里少了十个铜板,大姐篮子里少了几棵白菜、、、、、、
      我一怔,坏事了!真如书中强人所说:此楼是他盖,此门是他开,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记得君珩曾给过我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疙瘩,我在包裹里摸索起来,盘查到我时仍没翻找到金疙瘩。真是怪了!
      官兵推开我,扯过我手中包裹,有些不耐烦样,喝斥我:“检查包裹,磨磨蹭蹭半天。臭娘们。”
      骂我???我不恼!我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度人,不与尔等计较。等君珩回城,再罚尔等就是。我拍拍雪白袖口上的脏手印子,看着那几人双眼冒光的翻看着我的包裹。凡人,果真贪婪之辈极多也!
      包裹回到手里时,掂了掂,我轻笑道:“诸位记得收好了,都是我喜爱之物,莫要乱送了人,回头寻不回就不好了。”不待他们搭话,我便背上轻了不止一丁半点的包裹往城门外行去,赶路最要紧的。
      出了城,站在一条笔直官道上,总算有了件让我舒心些的事!没有弯道的路总是错不了方向的。
      初春里,虽没和煦暖阳,但有小桥流水与烟柳长亭。且越往南走景色越秀丽,我大为感慨,真是白活了一把年岁,竟不知天地如此之广阔,山河如此之秀美,路上如此之多文人浪客。冠带轻飘,折扇轻摇,年纪轻轻,眼神轻挑。偶遇第五个对我吟诗诵对子的书生后,我一把夺过他手中折扇,挑眉说道:“未至夏日,汝等凡人应不惧热意,山河扇借吾一用。”
      书生大喜:“山河扇!甚妙,甚妙!小生苦思冥想数日,都未曾取出满意之名,多谢姑娘赐名!只是这把折扇小生甚爱之,小生另送姑娘一把折扇答谢姑娘。”说完从广袖中取出一把折扇递与我手,极其开心的大笑而去。
      我展开折扇,“梅兰竹扇?我还是喜欢那把有山有河的扇子!”梅花画得极红,竹子画得极细,兰花叶片又极长,这梅兰竹画得太过怪异了些!怪不得那书生不喜爱它!
      我一路扇一路看,行了十日,在路上问了十来个人,“江南在哪里?”都答曰:“一直往南走就是了。”
   

第十四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