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7章 苏克萨哈好凉凉,绞尽脑汁洪承畴[2/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绕城一圈后,摇摇翅膀继续向青州方向飞去,沿途果然看到驿道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汉军步卒。
      没说的!干他娘的!
      “通通通通!”
      ……
      洪承畴这几天一直有些魂不守舍,自打接到京城激变的消息,他就一直没缓过劲来。
      怎么可能?按照他的推算,我大清入关之后,必将势如破竹,无论是流寇还是南明小朝廷,都是不堪一击。
      我大清顺天应命,必将主宰九州,作为背叛了大明的重臣,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自己选的的路,咬紧牙关要走通才行。
      如果大清一直居于辽东一隅,迟早大明、或大顺、或其他什么势力,都会重新统领中原。
      自古以来胡人无百年气运,这一点是读过史书的都懂,如果大清不能入关定鼎,最终就是个不上档次的地方军阀而已。
      这一点已经从富贵腐化的八旗第三代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穿上鞋的野蛮人绝对不愿再光着脚。
      所有大清的汉臣最怕的就是中原重新奋起,那么他们这些贰臣的名声就将遗臭万年。
      因此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有让还保持一定战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照样碾压关内一切势力的八旗主子,赶紧入主中原。
      大家都当了主子的包衣奴才,谁也别瞧不起谁!文人们自然会搞出一套说辞,洗白他们自己。
      (譬如后世否认十日三屠、否认屠川,言之凿凿都是张献忠干的,那么他们进川时拼死抵抗的都是鬼魂不成?)
      一个在闯逆刀口下逃脱的前明太子,不声不响在登莱搞了一支红武军,??!红武、洪武!好大的口气!结果还真给他搞出如此动静来。
      要是只在登莱,或者只在山东起乱,以洪承畴看来都不足为患,我大清只要调集重兵,硬推也给他推平了。
      谁都没想到这个朱慈?R,居然敢带着主力千里突袭京城,还真就打在我大清最薄弱的命门上,大手笔啊!
      洪承畴自诩“智帅”,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报反复推演后,已经能猜到朱慈?R肯定又一支庞大的水军,走的是海路。
      “嘶!”
      洪承畴觉得牙疼,这又是我大清的弱项,有了水师,渤海湾处处是登陆场。
      别说他打京城了,就是轮番骚扰也吃不消,最后好得玩禁海这老一套。
      该怎么破?
      洪承畴绞尽脑汁的想招,京城被围,多尔衮被阵斩,他举得不是坏事,越是这种情况下,汉臣的重要性越突出。
      如果汉臣文武能联合起来,哪怕只是面子上的同进同退,也必然能在我大清决策层占据一席之地。
      话说大玉儿和他,咳咳!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呢!
      想当年洪承畴被俘押到盛京,范文程宁完我等汉臣轮番上阵劝降他。
      那时候洪承畴颇有几分气节、只求速死,“延颈承刀”软硬不吃。
      黄台吉非常清楚,如果像洪承畴这种级别的大明重臣要是归降,对内对外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洪承畴未降之前,以大明文天祥自勉,很是“刚正不阿”。
      绝食以抗、已全名节!

第277章 苏克萨哈好凉凉,绞尽脑汁洪承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