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章 兵临盐场百户所,常辉柯栗是盐奴[1/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煮海为盐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海岸泥滩地,有充足的能在海滩边生长的草木提供柴火,不是随便找个海滩就能熬盐的。
      复州城西的太平湾就有,并且上百年的积累,这里陈年盐土、茂盛的草海桐、碱蓬草、芦苇等,这些就是灶户们难得的宝贝。
      盐在古代永远是硬通货,所以这支镶蓝旗半佐领小日子过的很不错。
      他们才不管什么冬季不熬盐的常例,海边结冰就开个洞,海水上不来就用桶挑,汉奴而已,又不花钱。
      盐场这边有一百多户、三百多大明被掳掠的百姓,充当盐奴在这边辛苦劳作,其中十个管灶的“阿哈”是辽民。
      住在百户所土城里的镶蓝旗主子,其实只有五户三十多人,当家男人都入了关跟着旗主发财。
      说起来也悲哀,这五家每天就派出三四人监工,一个断了条小腿,名叫纽赫的镶蓝旗老兵。
      整天骑着马、穿着甲,腰挂双插,领着两三个刚八九岁的小狼崽子,骑着小马,拿着猎弓。
      就这?就这!
      盐奴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敢龇牙的都死了,死的凄惨无比!
      ……
      梁峰趴在雪丘上,举着长筒望远镜半天没吱声,身旁的赵绪忍不住轻轻推了一下。
      “峰哥,咋样了?”
      “呃,没事,你继续观察,我先回营地安排”。
      梁峰声音有些低沉,把手里那个东江哨唯一的宝贝疙瘩递给赵绪,他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的接过这根青铜管子。
      梁峰沿着雪丘的坡道悄无声息的滑了下去,捡起放在坡底的滑雪板和手杖,拍了拍在丘底警戒的两名战士肩膀。
      他弓着腰快走了几步加速,手竿一推,像一只灵巧的海燕在波涛上掠过,轻盈的穿行在林海雪原。
      临时宿营地,距离观察点近二里路,也就几杆子的事。
      路上梁峰心里很不好受,大男人居然有些想哭,自打加入红武军后,饥饿和寒冷仿佛是上一辈子的事。
      然而今天这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拼命劳作的盐奴们,让他猛然惊醒,那些苦难的日子就是两个多月前而已。
      他不会去责怪那些盐奴几百号人为什么不反抗,真的被杀怕了,甚至建奴屁大的小孩,都把他们视作人型牲口一般。
      当年在陈家后山矿场的一幕幕,如走马灯一样在他脑海里反复的浮现,苦涩难言啊!
      这是一处隐蔽的山坳,三十多名东江哨官兵利用地形和枯木白雪,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营地。
      潘子哥教的野外无烟灶,让弟兄们在极寒中也能取暖、喝上热水吃上热食,据说是殿下教的皇室秘技。
      “峰哥回来了!先喝口热水!”
      “谢了!”
      “客气啥!”
      贝子塬迎了上来,递上一个冒着热气的竹筒杯,这是出征前配发的,是海军从大竹岛上搞到的好东西。
      说起来也很神奇,辽东山东基本看不到竹子,这座海岛上居然长的密密麻麻,难怪叫大竹岛。
     &n

第158章 兵临盐场百户所,常辉柯栗是盐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