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又云: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先谋后战,谋略在先,才能事半功倍。
鹏帅打大嵩卫准备夜袭作战,六哨老兵没有一个“雀蒙眼”(夜盲症),就是龙骧营最大的优势。
战术很简单,工兵营摸黑建造“没良心炮”发射阵地。
用远超敌人理解的恐怖爆炸,摧毁这面城墙上守军有生力量,和继续防守的勇气。
随即出动登城云梯,输送四哨战兵上城,以两哨燧发步枪兵为核心,守住敌人的反攻。
放吊桥、开城门,十哨新兵登城加强防御,沿着城墙夺取其他三门,天亮前龙骧营不下城墙,居高临下封闭卫城。
武装后勤哨留守营寨,刘平的骑兵哨监视其他三门,防止敌人逃窜。
天亮后开始劝降,进城抓捕卫城军官和家丁,不降即杀,速战速决。
而最后一个海阳所,鹏帅做了两手准备。
一个是强攻,这城比大山所还小,才周三里,城里也就几百个兵,七八百户军户,稍微费点事,拿下并不困难。
另一个是化装奇袭,用卫城缴获的将令,旗牌等,带着老实点的俘虏,以指挥使贾大人的名义,进城后再翻脸夺城。
毕竟盐场那边离海阳所一百一十多里路,他们可不是近在咫尺的大山所,对这股陌生的大明营兵没有任何直观感受。
鹏帅也是把能利用的己方优势用到了极致,相关作战流程已经掰碎了揉细了,灌输给各哨长级以上的指挥官。
他们再传达到队正级,队正在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作战流程后,再向自己队里的士兵传达到位。
确保每一哨、每一队、甚至每一个兵,都知道自己在战斗中要干啥,怎么干,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处理。
按照鹏帅要求的惯例,本次战斗的指挥序列做好提前的明确,如果赵华受伤不能指挥,由李秋生立即接过指挥权。
同时通知刘平返回临时指挥部,准备随时接替李秋生。
下面就是按照各哨序列,由哨长轮流担负起全营指挥权。
各哨也是一样,哨长阵亡、副哨顶上,副哨阵亡,甲队正顶上,以此类推。
这一点很重要,不管用不用得上,必须形成良好的作战纪律,鹏帅这是未雨绸缪。
未来的苦战、血战必然不少,提前形成这种优秀的指挥制度,避免出现意外时,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眼前这种小场面真的不算啥,从一开始鹏帅的目光,就盯死了“满万不可敌”。
……
大嵩卫指挥使贾罗印,在城西“宁德门”城楼,一直待到天黑点灯时分,还未下城。
很明显,这支行事嚣张的军队,不自量力要来打他的大嵩卫。
“王朝末世、天灾人祸、妖孽尽出啊!”
“大人所言极是!”
贾大人很是感慨,身旁的小舅子赵世恭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这世道愈发乱,大明是肯定不行了,闯逆也不是成大事的模样,卑职认为唯有投靠大清,可惜路途遥远,联络不易啊!”
小舅子重复多次的说法,贾大人一直不置可否
第135章 先谋后战长击短,古代夜战皆扯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