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百户都要回去组建一个哨的民兵,要求是十四到二十岁非独子,估计千八左右,送到陈家庄大院这边参加三个月训练。
当然,训练期间由红武军豹韬营驻军提供住宿,一天三顿管饱。
一个哨的人拆散后,每人要训练三队人,也算是极限爆兵。
按照计划驻军要从近两千青少年里,十选一的比例,精挑细选出最少三个哨的“精神小伙”来,正式编入豹韬营序列。
四个乡就能一次性扩军十二哨,加上豹韬营本身在招远的八个哨,这就是二十个哨,龙山那边三个哨估计调不回来了。
老徐能有二十个哨的正规军精锐兵马驻扎招远,还有二十哨左右受过一定训练的民兵,也就足够他应对莱州府方向,中等规模敌袭。
前线稳固,后方自然安全!稳定的根据地才是红武军真正的根基。
焦勖领着十几人的工匠团队抵达陈家庄后,立刻接手三个炼铁炉的生产。
原有的铁匠领取铁料,先开始手工制作统一的胸甲和碟形铁盔。
(别一提胸甲就是崇洋媚外啊!中国才是整体式胸甲的祖宗,不信?来!看看出土文物“西周青铜胸甲”)
奴隶矿区的生产依旧继续,原有的矿石焦炭储备的不少,所以只保留部分人手维持一定的产出,大半人手全部撤到谷外修建新住宅。
而修建住宅的主要原料,不是土不是木头,而是让众人瞠目结舌的炼铁炉渣。
“大帅真乃神人也,变废为宝,太神奇了!”
焦勖看着西乡铁冶所外,已经半干的门板大小“水泥板”,对鹏帅佩服的五体投地。
“没啥没啥!我就是看这个快堆成山的矿渣不舒服,很碍眼,让人试着弄了一下,嘿嘿!运气好,运气好而已!”
鹏帅毫不脸红的胡说八道,登州水城那边的炼铁炉毕竟是新建的,三个多月积攒的矿渣不多。
当时鹏哥只想着用来铺路、铺操场之类的用法,光是水城和登州城内外的用量,就有点入不敷出,所以也就没想到其他。
这次在陈家庄这边,看到一车车矿渣被随意堆积,尤其是后山矿区的双倍产出,已经堆成一片片寸草不生的山丘了都。
鹏哥拼命搜寻记忆里的资料,终于想起来当年一个战友凭借不要钱的矿渣,自己回乡创业生产水泥发财的事情。
他休假时去战友家里玩过,所以印象很深,说穿了其实简单到令人发指。
真正的水泥厂投资很大,要建立水泥回转窑,专用的煅烧、粉磨设备等。
还要有专业技工,而且水泥厂属于污染企业,没关系也批不下来。
鹏哥这个战友,不知道怎么搞到了炼铁厂矿渣水泥技术,从市里老牌的钢铁厂不要钱的拖矿渣回来加工。
人家厂里处理堆积如山的矿渣还给钱,他不要钱还主动上门,态度又好,所以创业初期白得了这个重要的主料。
鹏哥去他家玩时,战友已经不做了,挣了第一桶金后,眼红的人关系比他硬,相关技术也不是啥高科技,而且这一行销售也要有门路。
战友是个明眼人,和想参股的“能人”好说好散,把自己的技术和设备连厂房一起卖了个好价钱,果断退出。
第115章 红武军开始爆兵,矿渣水泥好东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