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比?睿亲王多尔衮能和“儒学大宗师”忽必烈比?了不得划江而治就是。
所以,弘光朝刚组建就提出“连虏平寇”的国策,一点都不稀奇;
所以,七月初三,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上疏北伐,满堂文武嗤之以鼻。
所以,七月初五:左懋第进兵部右侍郎,奉皇命组成北使团,准备去京城和谈,就很合理。
……
登州府现在算是与世隔绝,往日乡绅们联合出发的商队不见了踪影,这边地处偏僻,更没有商队肯往这边来。
从五月底开始,到了八月份,已经连续两三个月没有消息传出,仿佛这个府城从山东消失了一般。
登州府下辖的一州七县,其实红武军就控制了登州府城,在蓬莱县占了三个点而已,其他的六县一州,鹏哥根本顾不上搭理。
事实上他也没人手去管,就这屁大点地方,已经让他竭尽全力,练兵、制造军械、装备,每一天这支稚嫩的军队都在迅速成长。
当白脸山的第一桶硝石运到水城弹药工坊;当第一批龙山筛选粉碎过的褐铁矿石,投入水城的炼铁炉;
当第一架花费巨大的水车,在木板钉的冲击水槽中缓缓转动,并越转越快,带动杠杆式的水力锻锤在铁毡上当当敲响……
鹏哥走的很急,但是依然很稳。
崇祯十七年八月初一,登州城举行了一次简单,但是必将载入史册的阅兵仪式,红武军五个营,每营派出最精锐的哨参加典礼。
十个哨六百多名官兵,在城外大校场,向全城百姓展示了两个月的训练成果。
不是鹏帅不想把人都拉来亮亮相,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为啥?军服不够,甲胄不齐。
整个红武军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十个哨,还是从天津卫和登州府缴获的甲胄,主要是半身皮甲。
其他二十几个哨,基本上还是一身号褂,一双布鞋加绑腿,一顶草帽,一支短矛。
是的,这边连合用的长毛竹都没有,所以干脆就是短矛兵,练得也是刺刀术,正好后期换步枪。
现在红武军总共四十二哨战兵,加上武装后勤兵,勉勉强强算是两千六百多人。
鹏哥很满意了,并且很为自己而自豪,从他四月二十五穿越以来,赤手空拳挣下这份小小的本钱。
别的不敢说,起码在登州府这片地界,绝对可以横着走。
选择八月初一,一方面是这个日子对鹏哥来说意义重大,他要在这一天正式宣布成军。
今后的红武军赤色战旗上,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绣上这个神圣的数字。
其二,就是秋收在即,他不懂农时,但也看得出城外的麦子金黄一片,虽然稀疏,但是麦穗特有的甜香味已经在空气中飘荡。
结合当地的资深佃户估算,也就半个多月功夫就能收获了。
老丈人方以智,也翻了汤若望制定的崇祯历,八月十七“寒露”。
这就意味着残酷的战争即将开始,鹏帅必将在登莱之地,展开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攻势。
红武军也将正式登上舞台,在这古老的齐鲁之地,掀起红色的浪潮。
所以这次阅兵,也是给登州城这个大本营的百姓们,吃个定心丸。
第80章 南明五镇乌合众,秋收之前小阅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