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多尔衮花式上位,平西伯忠肝义胆[1/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时代善的“逆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力劝多尔衮自立为皇,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
      到了八月十四,八旗能上台面的相关人物聚集崇政殿,黄台吉的灵前,确定皇位归属。
      这可不是大明朝堂那种引经据典、子曰诗云、拐弯抹角,建奴们一言不合就是老拳相向,和黑社会争扛把子没啥区别。
      至于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这样的汉奸,连殿门都不许靠近,主子谈事,狗奴才死一边去。
      豪格这人本身就有点二,办事不经原本就贫瘠的猪脑子,黄台吉没死的时候,他就犯过几次大错,几次被赶回家中,降成贝勒或郡王。
      他对死鬼爹黄台吉有怨心这事,满清人尽皆知,他平时仗着“大阿哥”的身份,得罪的人也不少。
      多尔衮把这些陈年老账翻出来,还真让人无法反驳,这尼玛也太二了,确实不是“人主”之像。
      但是其他几旗坚决不让“多尔衮”上台,任他再忽悠、许诺的天花乱坠,也不答应。
      关键时刻,黄台吉生前的亲信将领佩剑而前,以死拥立“太宗”亲子为帝,已经到了剑拔弩张,顷刻间就是一场残酷的内讧之战。
      多尔衮看形势不对,盘盘家底,自己胜算不大,本来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万一成了呢?当年黄台吉不也是侥幸上台吗?
      子曰:搏一搏,单车变,啊呸!黄土变黄金!
      一招不行,那就换一招,多尔衮是有备而来,相关方案早就打好腹稿。
      他的方案是立“太宗”第九子,不满六岁的福临为帝,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当众起誓待到福临成年之后即归政。
      “权臣幼帝”的套路,伪清视若圭臬的《三国演义》上,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呸!啥也不是!
      多尔衮确实有些手腕,当断则断,他非常清楚自己上不了位的原因。
      反对者坚持推黄台吉嫡子上位,是不是豪格这个二货,并没达成一致。
      好吧!以尔之矛攻尔之盾,推小福临上位,让反对者自己乱了阵脚。
      这一个不算最好,但也不算最差的折衷方案,最终被诸王贝勒所接受。
      多尔衮没能坐上大位,但也没吃亏,给自己挣了顶“摄政王”的帽子,济尔哈朗哪里有资格和他叽歪,就是充个样子。
      为了消除其他人的疑虑和指责,心狠手辣的多尔衮,把支持自己上位的郡王阿达礼、贝子硕托当替罪羊扔了出去,当场诛杀!
      总揽大权的多尔衮,今年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怎么也没想到堂堂天朝,居然会被一帮流寇夺了京城,连皇帝都弄死了。
      这尼玛真叫人笑掉大牙,子曰:和尚摸得,凭啥我摸不得?
      多尔衮在山海关外领着重兵,坐视平关宁军和大顺军拼个你死我活,精疲力竭。
      当“平西伯”吴三桂跪服在他的马前,头皮剃的铮亮,一根编的歪歪斜斜的“金钱鼠尾”随着“砰砰”的响头跳跃。
      多尔衮仰头长笑,他死鬼爹(野猪皮

第39章 多尔衮花式上位,平西伯忠肝义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