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需要成为她的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和猫猫都是可以替代的物品……这个副本的逻辑建立在,母亲的身上。”
到了这是,凌凡基本上可以肯定一件事。
那就是,写下纸条的母亲和屋里那团黑影。
应该是一个东西。
而小区里的所有人,遵循着同一套行为逻辑。
陪同这位母亲,玩这个类似过家家的游戏。
母亲拥有孩子之后,就会留下补充精神力的食物,出差。
随即通过某种途径,会转化为屋中的黑影。
猫猫和孩子,理论上都是母亲的孩子,同时也都不是母亲的孩子。
“既然,整个小区的逻辑,都是依附着主体存在的。”
“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消灭了主体,我就能出去了?”
逻辑上没有问题,可是实践起来存在难度。
凌凡根本无法判断“母亲”的等阶。
对方之前展现的都不是杀伤性能力,似乎是母性的缘故。
之后被动的对孩子产生影响。
将其在孩子和猫猫之间转化。
维持着这场诡异的游戏。
“进行转化的原因上精神力过低,可是她为什么要弄出这些规则?”
规则的作用并不明确。
妈妈留下纸条,核心目的好像是为了保护孩子。
而且,那些注释,似乎也是倾注了真实的情感。
可是,现实当中她的作为,似乎是将孩子永远囚禁住。
“所以说,她变成黑影的目的是什么呢?”
此时,窗外那寻找孩子的过程已然结束。
有一个幸运儿随机被母亲带走,与此同时。
母亲说了一句话,引起了凌凡的注意力。
“下次可不能乱跑了,要听妈妈的话,知道吗?”
听话……
凌凡好像抓住了什么核心要点,瞬间茅塞顿开。
如果假设,妈妈留下的纸条,真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话。
那么保护的前提就是,孩子听话!
如果玩家违背任何规则,都会导致精神力下降。
包括,将房间弄得脏乱,去黑暗的地方玩耍,躲藏在床底和柜子里。
这些好像都会导致,妈妈将其视为坏孩子。
有了坏孩子,那么就会有好孩子,而猫猫就是那个备选的好孩子。
家中的孩子,精神力低于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转化为猫猫。
而猫猫就会成为那个好孩子,将其取而代之。
看似这是在玩一场无序的过家家游戏,非常的恶趣味。
可真是目的,似乎是为了选拔出一个好孩子。
好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思维,会绝对服从妈妈的话。
不会叛逆,自主独立。
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不变成猫猫。
在这个家里,你才能正常的生存。
反之,只要孩子不听话了,母亲就会立刻“出差”。
进入一场轮回,要么选择绝对服从指令,度过一周,
你和善友爱的母亲就会回来,你成功通关游戏。
要么,就会被猫猫取而代之。
“有着这种控制思维,这个鬼物肯定曾经也是人类母亲。”
“牺牲孩子的天性,换来绝对的服从。”
“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想到这里,凌凡突然间响起了电视新闻中播报的讯息……
第226章 妈妈纸条的底层逻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