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连你也杀[1/2页]

崇祯大帝国 故土难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卷风雨飘零
      温奸相和孙承宗等人,不管是佞臣还是忠臣,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他们对环境、时局、人心以及大局的把控,绝对达到登峰造极。
      崇祯皇帝近段时间以来的动作已经很明显,如今更是借着万历皇帝的事情表露出来,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他们如何不知晓?
      崇祯皇帝让他们都起来,目视着他们诚恳的说道:“诸位爱卿,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望卿等能放下成见,和朕共同携手挽救大明于狂澜。
      朕不管外面的朝臣如何,唯希望内阁和六部能精诚团结,任用贤才,先把大明朝局稳住,然后打击逆党,还大明朗朗乾坤。
      望你们莫学东林党人,天天喊口号,作为国朝重臣,朕希望你们谨记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崇祯皇帝这番话,应该说得非常透彻。
      那就是以他们为基本盘,以他们身后站着的官员为基础,横扫东林党人。
      时下的大明,虽说依旧朋党为祸,楚党、浙党、齐党等仍然存在,可在阉党魏忠贤倒台清算后,东林党卷土重来一党独大。
      应该说,现在不管什么党,首先要明白他们不是一个政党,而是一个朋党或者是乡党。
      政党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理想,但是朋党不一样。
      朋党是利益集团,是为了某些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排斥异己,争夺权力,朋党成员之间的关系,用勾结最为恰当。
      但是比起其他党,东林党更擅长包装和美化自己,他们自称清流,针砭时弊,借由手中掌握的舆论权力,争权夺利。
      所以,为祸最大。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其他党也不是什么好鸟。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南明的时候,大明马上就要灭亡的时候,他们还在继续党争。
      其实很简单,朋党捍卫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是国家的利益。
      无关乎正义,无关乎什么伦理纲常,彻彻底底的就是一场利益之争。
      但在崇祯皇帝心中,东林党人持续时间最长,为祸最深,是优先要被打倒的对象。
      因为,掌控着大明最富庶地方的东林党都不止是空谈了,他们左右舆论,干扰朝廷施政,在崇祯皇帝心中就是祸国乱政的乱党。
      魏忠贤怎么就没杀光这些狗日的祸害,全杀光了,大明也不至于灭亡的那么早。
      当然,东林党也不是不做事,他们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从万历期间,东林党竭力反对万历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
      主张既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反对屡见不鲜的科举舞弊行为,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
      怎么样,说得好听吗?
      是不是听着都挺高大上的,百姓和朝臣都觉得作为朝廷,理应如此?
      嗯,一心想成为明君圣主的本尊就被东林党人忽悠成功了。
      这实际呢?
      现在的崇祯皇帝知道,东林党人最实际的主张就是利益,也就是废除税赋。
      废除矿税,废除工商税,减免农税,当然了实在不行的时候,加征农税也是可以的。
      但是矿税和商税不能加。矿和工商都是官绅把持着,他们一个个富得流油却连税也不想交。
      农税,这些人都是免税的,加征农税也加征不到他们的头上来,只能是自耕农。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流民遍地,遇到灾祸就烽烟四起,最后酝酿出了规模宏大的起义。
      至于后面的什么兴修水利,垦荒屯田都是闹着玩的。
      兴修水利是好事啊,因为田地都是他们的。
      他们不用不交税,然后让朝廷兴修水利去灌溉他们的田地,多美的事情啊?
      垦荒屯田,就说得更好听了,一心为国啊。
      可实际,开垦的田地都不够他们吞并的,开垦多少,他们就能获利多少。
      后面的什么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就更加操蛋了。
      其实这种说法一方面收买人心,另外一方面是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连你也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