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6章 90年代的房地产市场[2/2页]

重生93,奔赴向往的生活 茗茗如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楼盘,还没有盖起来就被炒作了16次。
      当年作为砖厂厂长的潘石屹,91年的时候,体会到海南房价的春天到了,于是拉着冯仑、刘军,王启富,王功权,易小迪组成了著名的“万通六君子”。
      靠着冯仑的一张巧嘴,价值3万元的公司,却谎称自己有1300万,而且拉到500万的合作资金,并以这500万为基础,向银行借贷1300万拿下了一个别墅楼盘。
      这次倒腾,让6人轻松获利600万元。
      就此,此六人在90年代初,在那个万元户非常吃香的年代,从海南携带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资产到北方发展发地产事业。
      后来成就了SOHO中国,也给他们几个带来了亿万家产。
      如此昂贵的价格,让真实需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住房都成了所有投机客和炒房客的最佳炒作对象。
      这个数字放今天很低,放到93年,那就是天文数字。
      一个上海工人,不吃不喝一年都买不起一平方。
      这场闹剧,最后是怎么落幕的呢?
      1993年国家突然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并且让银行拒绝给这些房地产公司放贷。
      随后,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政策,直接把海南的房价打回原形。
      闹剧过后留下了什么呢?
      银行300多亿坏账,600多栋烂尾楼,95%的房地产公司倒闭。
      对海南的影响持续到了2006年,海南的房地产才出现了慢慢的恢复。
      而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都是寒冬,所有人都害怕了,如今刚刚过去两年,房价还处于低迷状态。
      96年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房地产市场会稍有抬头趋势,可是很快,就会遇到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被再次按在地上摩擦。
      国内房地产真正抬头要等到2000年以后了。
      孙远航本来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进京城这边来,毕竟这边对他来说,毫无根基,90年代又属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自己一头扎进了,很危险。
      可是如今自己大哥来京城上大学,他自然也就有了牵挂,两世为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家人。
      所以他打算提前来京城。
      奶茶店还好说,毕竟用的门头面积小一些也无所谓,可是汉堡店和写字楼的面积都不能少了。
      就算价格便宜,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最后,孙远航在大学附近,选了位置,准备先开一家大胃王汉堡店和两家奶茶店。
      至于写字楼,只能是先租个办公室,作为京城这边的办事处就好了。
      未来的几年,楼市都不景气,他还有时间,以他现在的产业发展,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接下来一天多的时间,孙远航在大学周围,找到了合适的商铺,并且和人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电话打回去,让楚嫣和黄芸赶来京城,处理后续的合同签订等问题。
      孙远航的第一次京城之行,就算是结束了。

第476章 90年代的房地产市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