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九章 有希望[1/2页]

素手弄谋之不负相思 太史清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莅日,卫国公刘栋在早朝上参奏沈贵仪藐视先帝,大逆不道,德不足而无以为嫔,证据便是早先沈贵仪曾作诗说:“高住最高处,千家恒眼前,题诗簪花后,只对诸峰眠。”
      先帝名讳为恒,而沈贵仪却将先帝名讳题于诗中,且诗意潦草而颓唐,显是对先帝不满。
      太后闻奏后大怒,当堂便废了沈贵仪位份,打入冷宫,因身怀龙裔,酌情待产子后处置。
      满朝震惊。
      朝堂内外议论纷纷,这刘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过明显,这般不要脸打压沈家贵人,简直就是把天下文人置于何地?
      于是,朝上为沈贵仪叫屈的朝臣一点点冒出来,且不说此诗是否存藐视先帝之意,只说这诗不过是一小女娃儿玩闹下写作,哪怕要罚,也不至于如此之重,况这沈贵仪身怀龙裔,于社稷有功,更该网开一面了。
      皇帝自始自终不发一言,只是面色难看,私底下也对沈家多有抚恤,显见对太后这般做法也是心存不忿,只敢怒不敢言罢了。
      慈宁宫。
      太后一挥袖,将一套青玉釉金珐琅彩茶壶茶盏纷纷扫落,碎片纷飞,宫女太监吓得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傅嬷嬷赶紧上前将飞起的瓷片挡在自己身后,护着太后不被伤到。
      太后定了定神,扶了额头坐下,说道:“香叶,你说哀家是不是老了?”
      傅嬷嬷一边使眼色让宫女快点来收拾,一边捱近了,揉着太后的肩,缓缓说道:“太后娘娘保重,莫要叫那起子不懂事的气伤了身子,在老奴眼里,太后一直是老奴的天,是这天下的定海神针哪!”
      太后心神宽慰了些,但一想起今日朝堂上,一张张怀着或悲或忿忿的脸,心里头好似吃了苍蝇似的,一掌便拍在桌上,怒喝道:“真是反了,居然给哀家来这一招,好一个沈路南,好一个沈家!”
      傅嬷嬷赶紧上前抚了她的背,好似安抚着当年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孩,柔声说道:“太后娘娘,再如何,那些个不懂事的还不是拿捏在您手里,您要他们生便生,要他们死,他们便不能活。”
      太后摇摇头,叹口气,说

第一百零九章 有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