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了个脸便让梅香扶着离开了。
因是霁府亲戚,罗百川也算是晚辈就没太讲究,男女桌只是用四扇屏风隔开,谈话说笑声都听得清楚,透过织锦屏风还能看到人影绰绰。
“百川,大舅爷可还好?”
这是寒山的声音,问的是罗百泉的近况,罗百泉身为名儒大家继承人,一贯也是让人颇为敬仰的。
寒岁静听到父亲的声音,夹菜的手莫名顿了下,寒岁静作为女眷,早年寒山征战在外,见寒山的机会少之又少。虽比不上罗氏亲厚但寒山对她向来宠爱。
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到寒山也是在罗氏的灵堂上,寒山一见到她就气得不行,吹胡子瞪眼的让人撵她走
“滚!我寒山没有你这般不知廉耻的女儿!给老子滚!”
罗氏死后,寒山虽娶了继室,却是以前伺候过寒山的一个通房。作为男人,寒山算是一个长情之人。
世家贵族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寒山能在罗氏在时就只守着罗氏一人当真很难得,罗氏过世这大概也是寒山怨她的最大缘由吧!
“大哥挺好的,就是书院的事务会忙一些!”罗百川恭顺答应的声音。
寒山似乎爽朗的笑了下“那便好!我啊!一直忘不了当年娶诗韵时,大舅爷刁难我的情景,这一晃就是十数年,你瞧岁静都这般大了,我记得当时你可还未出世呢!”
“是是是!姐夫记性不错!”
“五妹!你想什么呢!这般出神!”寒岁宁扯了下寒岁静的袖子道。
“哦!没事!就是今日这翡翠白鱼羹做得不错!”寒岁静回了神,随口道。
“是吗?我倒不觉得,不过你这小舅爷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的,听说他十五岁便中了解元,可是真的?”寒岁宁的目光一直盯着罗百川的方向,显然很是好奇。
“嗯!却然如此!”寒岁静低头喝了口白鱼羹,淡淡道。寒岁宁什么心思她一清二楚,不就是为了她那个履试不第的五哥寒雪岩。
寒雪岩是王氏的长子,如今和罗百川同龄却是连个秀才的头衔都没有,年年考年年落榜,王氏什么法子都用了,就是考不上。寒岁宁如今同她打听罗百川的事,自然是要罗百川指点一二了。
一听这话,坐在罗氏身旁的王氏忙对罗氏道
“二嫂,既如此,能否请罗公子指点下雪岩那孩子的课业啊!哎!这孩子屡试不中,也着实让我操碎了心!”
“这事好说,晚些我再问问百川的意思!”罗氏一贯心善满口便应下了。
寒岁静吃着菜却有些出神,前世寒雪岩在罗百川的指点下中了秀才,三年后中了举,做了个候补知县,在侯府强大的后台下一步步做到了正三品礼部侍郎,可谓官运亨通。若三房是个知恩图报的此事也算是美事一桩,可惜……
“别光喝汤,这松鼠鱼做得不错,五妹多吃点!”一听这话,寒岁宁赶忙给寒岁静羡殷勤。
“那就多谢二嫂了!”王氏也是笑容满面,忙也给罗氏夹了一筷子鱼。
一桌子看起来其乐融融的,寒岁静笑着吃着,见寒岁安只是吃着自己面前的一盘凉菜,忙给寒岁安夹了一筷子羊肉,笑着道
“四姐,如今时节渐凉,羊肉温补,你也多吃点!”
寒岁静这一举动,让在座的都有些诧异,寒岁宁凉凉瞥了眼寒岁安道“我竟不知,五妹与四妹如此亲近!”
“同族姐妹多亲近也是应当,三姐也多吃点!”寒岁静脸上的笑容依然温淡。
“谢谢五妹!”寒岁安也笑着给寒岁静夹了一筷子羊肉“五妹,也多吃些!”
“静丫头,近个婶娘见你倒是与宁丫头生份了!”王氏望着寒岁静的目光锐利了几分。
寒岁静手一僵,还不知如何回答时,一旁的霁氏突然开了口。
“哎!瞧着你们姐妹和乐,我便想到岁平和岁乐了,如今她们各为人妇有自己该操持之事,我这母亲想见一面都难,还是两位弟妹有福啊!”
“说到福气,大嫂才真有福,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各自成家了,祖母姥姥都做了,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您,才是最有福的!”罗氏对霁氏宽慰一笑。
“二嫂说得是,大嫂您才是最有福的!”说到霁氏,王氏也不免要赔上笑脸。
整个侯府的主要经经济来源都由大房打理,寒天别说仕途不顺但颇有经商头脑,交到他手上的生意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办得极好,寒家如今算得上侯门里数一数二的富庶人家,大房可以说功不可没。
“没有姐还有儿媳,母亲放宽心!”霁氏的二儿媳江氏笑着道,她一贯嘴甜最得霁氏欢心了。
江氏此话一出,另外两个儿媳秦氏和高氏也忙笑着附和,厅里立马气氛就活络了,刚刚寒岁静对寒岁安亲热的举动倒也没人再在意了。
寒岁静莫名的望了眼霁氏,不知霁氏是有意还是无意替她解了围,不过霁氏这人算是霁府里最让人琢磨不透的。
霁氏的丈夫寒天并非寒老太太亲生,是寒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所生,一直养在老太太跟前,寒老太太是在快三十时才有的寒山,所以寒山才是侯府的嫡长子。
霁氏是霁月的胞姐,当时的霁老爷子任内阁辅臣,官居正一品兼吏部尚书和罗开平并称朝廷的两大肱骨之臣。
霁氏嫁给经商的寒天算是下嫁,好在有侯府这个门第撑着,霁老太爷也就答应了。
霁氏为人却很低调,从不摆高了姿态,伦人长短,上至寒老太太,下至各房小姐少爷对霁氏的态度都很是微妙,不仅罗氏与她亲和,连一贯难搞的王氏对她也是亲热。
霁氏生有两男两女,两女儿嫁的也是普通世族,过得也还不错。两个儿子分别是排行老大和老二的寒雪松和寒雪竹,行三的寒雪林是妾氏孙氏所出养在霁氏身边。
三个儿子只有二儿子入了仕,如今在督察院任职,但大房的日子一贯过得和睦,从未传出什么闲言碎语。
寒岁静直到死,大房都依然繁盛,似乎寒岁静的事一点不曾影响过大房。寒岁静觉得霁氏这人实在太过高深,她费了两辈子还是有些看不透。但她倒也愿意同霁氏亲近,可能因着她是霁月胞姐的缘故。
说来,寒岁静和霁月初见还与她有些关联。想到这些寒岁静嘴角带了丝苦笑,原来重活一世,有些事,她还是放不开的。
第四章 赏她一巴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