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六章 张士诚的覆灭(1)[2/2页]

我心中的大明王朝 卡卡卡卡卡K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傻子都能看出来,肯定是偷袭好。
      既然偷袭好,那张士诚如果真想打应天肯定是悄悄的进军,现在他离着应天还老远呢,可是他要打应天的消息就满天飞了,这是很明显的虚张声势啊。
      这种小把戏骗骗张士诚自己还行,居然还拿来骗我朱元璋,简直是搞笑啊。
      朱元璋下令不要管他,告诉徐达全力进攻泰州。
      果然,几天之后泰州大捷的消息传了回来,而张士诚的船连个影子都没有见着。
      之后,徐达一鼓作气,接连拿下高邮、淮安、徐州、宿州等地,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清除了张士诚的外围势力。
      接下来是第二步的攻势。
      但第二步攻势发起之前,朱元璋内部却出现了一件分歧。
      先是李善长和徐达的分歧。
      李善长认为,张士诚这个家伙早就该好好教训他了。但是现在看张士诚虽然实力受到些损失,但是手下兵力并没有大的衰退,加上他管理的地区土地肥沃,十分富庶,恐怕不是一下子就能荡平的,不如稍微等待,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对付他。
      徐达的意见正好相反。
      徐达认为,张士诚这个家伙横征暴敛、骄奢淫逸,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征兆啊。再看看他认用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成用的,他虽然还有不少兵马,但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足为虑。现在正是剿灭张士诚的大好时机,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朱元璋和刘基商量了一下,觉得徐达的意见更为合理一些,而且这也符合朱元璋与刘基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方针,于是朱元璋决定进攻张士诚。
      就在如何进攻的问题上,又出了分歧。
      这次分歧的双方是朱元璋和常遇春。
      朱元璋询问手下诸将这个仗该怎么打?
      常遇春一直都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开口就说,我们的士气这么盛,还用想怎么打吗?肯定是率兵直捣苏州啊!直接端了张士诚的老窝,事情不就都解决了。
      朱元璋却不同意这个意见。
      他说:“不行,不能那么打。张士诚这帮子人是贩卖私盐出身,本身是很讲义气的,你要是去打苏州,那他那些在湖州、杭州驻守的兄弟出于哥们义气必然会来救援,那个时候我们就很可能会腹背受敌,陷于危局,所以应该先打掉湖州、杭州这些地方,再进一步进攻苏州。”
      本来最高领导已经发表了意见,虽然是以商量的口吻说出来的,但实际上也跟命令差不多,大家遵照执行就是了。
      可常遇春那天不知道是因为太兴奋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居然还跟朱元璋顶起了嘴
      常遇春说:“那这样说,你去打湖州,打杭州,苏州就不会来救了吗?”
      朱元璋一下子就火了,不仅仅是因为常遇春不听他的话,更是因为常遇春是用朱元璋说的话来反驳朱元璋自己,而且朱元璋还没法继续辩论下去。
      常遇春说的有没有可能呢?
      没有可能。
      张士诚与湖州、杭州的守将虽是兄弟,但也有君臣名义,张士诚出事了,于私作为兄弟,于公作为臣下,都应该去营救。
      但是如果是你湖州、杭州出事了,你让作为君主的张士诚去救你,怎么可能呢?
      这就是没有可能的原因。
      但是这个话能说吗?
      不能说。
      朱元璋怎么说?如果说了,那不也就是告诉大家,我出了事你们都得来救我,但你们出了事,自己负责,我不管。
      所以朱元璋生气。
      既然这个话不能说,朱元璋就换了个说法:“那好吧,怎么打你们定吧,但是如果打湖州失败了我来负责,如果打苏州失败了你们来负责!”这话虽然语气是跟大家说的,但实际上对着的就是常遇春一个人。
      常遇春一看朱元璋急眼了,自己也清醒了。他心想,我负责,我凭什么负责,你是大老板,我连个股东都不算,输赢都是你的,我负哪门子责,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呗!于是连忙说:“一切都听吴王的!”
      于是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直取湖州。同时命令李文忠率军取杭州,命令华云龙率军取嘉兴。
      湖州是这次进攻的重中之重,守卫力量最为强大,因此朱元璋才会动用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合力进攻。
      从八月份开始,一直打到了十月份,湖州被徐、常二将团团围住,守将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投降。
      与此同时,李文忠和华云龙也分别攻占了杭州和嘉兴。
      这样苏州周围的据点已经全部被朱元璋拔除了。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苏州。

第五十六章 张士诚的覆灭(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