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组建核心团队[2/2页]

我心中的大明王朝 卡卡卡卡卡K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已经做到了总管的职位,手下也有个几千人了,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
      朱元璋敏锐的政治嗅觉再次发挥了作用,他越来越感觉到呆在濠州是成不了气候的。
      一方面,濠州这个地方太小了,缺兵少粮,根本不是成就基业的好地方;另一方面,驻守濠州的这帮人实在是太差劲了,比如说权力最大的彭大和赵均用两个人吧。在元将贾鲁去世,元兵撤退以后,他们高兴地手舞足蹈,不考虑着积蓄力量,与元军对抗,反而着急称王称霸。
      彭大自封为鲁淮王,赵均用则自称永义王。
      朱元璋想想心里就冷笑,就占着濠州巴掌大点的地盘,手下就那么几万人,就敢称王了。现在这个“王”也太不值钱了。就这个水平,还能指望着他们完成抗元大业吗?
      必须离开,这是朱元璋心里最迫切的想法。
      但现在的朱元璋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光杆司令了,他的手下有好几千人,郭子兴怎么可能让你带着这么多人马离开呢?
      朱元璋开始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了,他轻易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把自己统领的几千人马悉数交给了郭子兴,然后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交纳的品牌加盟费,他自己还想继续出去创业,等有了收益再给郭子兴分红。
      郭子兴是地主阶级出身,有分红还能不干吗,他同意了。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提了条件。
      他说自己一个人出去拉队伍太累了,他希望能带几个人帮帮他。郭子兴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还大方的告诉朱元璋,看上谁,随便挑。
      于是朱元璋就看似不经意的点了24个人的名字,然后告诉郭子兴,有这24个人就够了。
      郭子兴当然是全部批准了。
      看似不经意的朱元璋实际上是经过了刻意的挑选。
      因为这24个人中有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的徐达;有带领朱元璋走上起义之路的汤和;有给朱元璋算命的周德兴;有后来力拒陈友谅,血战太平,被俘而亡的花云;有后来在建文年间力拒燕王朱棣的耿炳文;还有很多看上去名气并没有那么大,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是吴良、吴桢、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霖、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
      这24个人到底有多厉害,因为人太多,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其中有的人在之后的故事中可能会有所涉及。
      现在只是简单的说一个统计结果,这些人中后来有三个人位列公爵,属于活人能拿到的最高爵位了,而还有21个人,他们的爵位是侯爵,属于第二等。
      也就是说,这24个人后来成为公侯的概率是100。就是这么任性。
      朱元璋拜别了郭子兴,带着马姑娘的嘱托出发了。他带着24个人来到了定远。在这里,他又招募了一些人马,自己的分公司算是建立起来了。
      新建立起来的公司需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好好开展业务,但他的实力实在太弱小,只能做些小业务,但是一笔一笔的小业务做起来,实在是太慢了。
      要迅速的发展壮大,最快的办法是搞兼并。

第十五章 组建核心团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