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高原又一次像例行公事一样走到公交站旁的书报亭,不等高原开口问,老板就喊:“《寻秦记》第二册上市,要不要来一本?”一听老板这句话,高原激动地马上掏出钱来买了一本,不容易啊,自己每天想着《寻秦记》第二册什么时候会出版,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没顾得上手的豆沙包早餐,高原迫不及待地站书报亭边看了起来。
下了公交车,高原就冲着办公楼喊“《寻秦记》第二册上市了”。“喊什么呢?上班迟到不说,还故意大喊大叫,真是没组织没纪律,扣你这个月奖金,”老板站办公室门口。高原忙回道“老板,《寻秦记》第二册上市了。”“给我看看!”老板拿了书直接往办公室走。“不是,老板,这书是我买的。”高原对着老板的背影喊。“你这个月的奖金照旧!”
台湾大部分书店,书报亭都写着这么一句话:“《寻秦记》第二册上市,欲购从速。”
台湾某学,高个子男生一进教室就喊:“《寻秦记》第二册上市了”。“我看看,给我看看"班上一伙男生就围了上了。高个子男生死死抱住书,“不给,要看自己买去!”见高个子男生不给,不知谁喊了一句“同学们,向书报亭冲啊,去晚了就买不到了!”于是,一伙男生狂奔下楼。路上有其他人不解的问:“你们去干嘛?”“《寻秦记》第二册上市了,去晚了就买不到了”。然后问话的人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其,后一群男生跑向了学校旁的书报亭,搞得书报亭老板还以为是黑社会来找茬来了。
台湾某书店,长长的队伍排到了对面那条街。“后面的,挤什么挤”,后面人立马回到:“前面的,不要插队,一人一本,给后面的多留几本。”
八月的台湾天气热的不像话,这助长了小说迷们的热情。一个个挤着,抢着买《寻秦记》第二册。
东方印刷厂的员工连续加班加点,不断加印《寻秦记》第二册,仿佛永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直到印刷五万本,疯狂的销量才开始降下来!事实上,就连赵勇、李然他们自己都感觉到吃惊。
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寻秦记》红了,而且无可争议的红透了台湾的半边天。《寻秦记》、公子然这两个前几日还很陌生的名词,现整个台湾已经变得如雷贯耳了。
时间到了1972年9月,香港生了一件大事,金庸《鹿鼎记》连载完结,宣布正式封笔,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这不异于香港乃至台湾武侠小说领域掀起了一场大地震。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14部作品名称的字,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金庸的武侠小说对整个华人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台湾小说市场的形成,基本上是香港金庸、梁羽生等等名家作品大卖之后。台湾人闻风而动,从模仿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开始学会创作小说。哪怕是古龙,也是靠模仿金庸作品起家的。
第十五章 (寻秦记)第二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