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改革开放后,香城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直都是内陆人的风向标。
      香城的事物就是潮流的代名词,甚至于比外国,对内陆影响更大。
      因为同根同源,审美一致,大部分人对香城的事物,比对外国接受得更好。
      服装更是个中翘楚,香城货在内陆,是比外国货更好卖的存在。
      处于各方舆论中心的明星服装。
      事件发酵之后,在报纸上登了声明,大意为:
      一、明星服装实为合资公司,在香城寻找人才,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二、明星服装欢迎所有有才之士,列出了一系列招聘的岗位。
      上面不只有设计师,连副总都有,看得出真是很缺人了。
      同时也收设计稿,被选中的会有不菲报酬。
      最后强调:因为公司将要推出新的服装品牌——百格丽,需要大量的人才。
      只是由于招聘困难,才会想在香城登广告。
      这条澄清声明,把来龙去脉全都讲清楚了,而且言辞诚恳,并没有什么区分对待之说。
      只是确实在内陆存在着招人的困境。
      大家只要一想想,也就能理解了。
      现在各家各户,挤破脑袋都要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就是因为可以分配工作嘛!
      像明星服装,哪怕是合资公司,也不具有什么吸引力,现在的人只认铁饭碗。
      至此,楚夏目标算是达到了一半。
      至于这条声明引起的,对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经营,以及缺乏正规的管理层等的讨论。
      就与楚夏无关了。
      一时间,广海的明星服装厂收到了大量的设计投稿。
      前段时间,在(准)设计师们心中引起的不甘,全都化作了投稿的动力。
      一群人。
      誓要和不存在的香城服装设计师,一较高下!
      楚夏翻着收到的设计稿,不错嘛,比她想象中好多了。
      以她后世来的眼光来看,有几张非常不错,很有特点。
      服装不是一味追求外国元素就好,而是要结合现在国人,能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很明显,华国人才最了解华国人。
      楚夏把挑出来的设计稿放在一起,对进来的于秀说:
      “你和这些设计稿的投稿人联系,这些设计图咱们都买了。
      签合同的事让当地办事处去做,再让他们去谈一谈,看看投稿的这些人,有没有兴趣来明星服装工作。”
      于秀拿着设计稿出了办公室。
      过了不到一分钟,楚夏又听到敲门声,于秀进来对楚夏说:
      “楚总,有人来厂里应聘副总。”
      “哦?”楚夏来了兴趣,没想到还真有人来应聘。
      “那让他进来吧。”
      于秀过了一会,带进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相普普通通。
      男子看见楚夏主动开口。
      “楚总你好,我叫周世昌,是来应聘贵公司副总职位的。”
      这口音加做派,楚夏挑了挑眉,疑问中带着肯定。
      “你是香城人?”
      周世

第88章 算是声东击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