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次,楚夏和张国栋手里拿了六万现金“巨款”。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现在手里的现金加上压的货,已经有七万多了。
      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郑小兰和张国栋都惊呆了。要知道他们的本钱不过是一万八而已,这是翻了四倍呀!
      两人再次深深地庆幸,当初和楚夏合伙做生意的决定。
      有了上次经验,楚夏和张国栋已经轻车熟路了。
      还是坐的同一班次火车,仍然是早上到了广海。不过已经九点多钟,去批发市场时间晚了,还是只能第二天再去。
      又到报摊上挑了很多杂志,楚夏眼尖地看到,老板居然进了香城明星的海报。
      海报的效果当然更好了,楚夏一张张地挑着,有合适的都买双份。
      这次到广海,除了批发市场,楚夏还想去服装厂看看。
      随着以后他们进货量的增大,再在服装市场进货,就有些不划算了。最好能找到几家可靠的服装厂,长期从那里进货。
      吃完饭,楚夏和张国栋特意回到了旅店,洗了澡,把为了坐火车方便的破衣服,换了下来。
      两人都是黑裤子,配半袖衬衫。
      这些制造厂都在镇上或者乡里,市区是没有的,两人坐车到了打听好的富勤镇。
      想要找到一家能进货的工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广海市,很多内销的服装,都是由类似于,批发市场的小家庭作坊生产的。
      而一大部分的服装厂,都是从“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开办起来的。
      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前三个就是字面的意思,其实都是代加工。
      补偿贸易即:工厂用产品,来支付外资企业投入的设备和技术,而外资并不占股份。
      这样的工厂,不仅做外贸出口,内销的出货量也极大,并且有自己的零售渠道,是不可能看上他们这种小型批发商的。
      所以楚夏的目光,放在近两年新开办的小服装厂上,富勤镇就聚集了几个这样的小厂子。
      他们第一个看见的,叫做好衣服装厂。
      说是服装厂,其实就是就是街边一排小平房。
      大热的天,门都敞开着,可以看到里面女工正在忙活。
      张国栋走上前一步,在门口敲敲门,高声道:“你好,我们是来批发服装的,你们这里可以拿货吗?”
      一个看起来像是小组长的人出来说:“你们稍等一下啊!”
      然后急急忙忙地,跑进了最靠边的屋子里,紧跟着就出来了一位胖乎乎的中年男人。
      他操着不太流利的广普说道:“从我们这里拿货,至少一版要拿三百手(全码单色为一手)的。”
      张国栋表示了解,表示想要看到样衣。
      来之前楚夏就和张国栋商量好了,由张国栋出面沟通。
      主要楚夏的年龄,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讲,还是比较难以取得信任的。
      不像是批发档口,拿货的人很杂,楚夏在里面不是很突兀。这里如果由楚夏开口,可能一些工厂会不太重视。
      两人跟着中年男人来到了另一个房间,三面都用衣架挂得满满当当,全是衣服。

第26章 怀揣巨款进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