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京城过着锦衣玉食、声色犬马、斗鸡走狗的纨绔生活。父亲柳宜在朝中为官,条件优越。父兄仕途坦荡,自己也是博览群书,风流倜傥屈指可数的文人雅士。
本想和父兄一样步入仕途,报效朝廷谁料待罪了最大人物,让一个后宫年轻守寡的贵妇读了她的词章而动了情,可想而知这可是触犯了大忌讳,等到临轩放榜时,皇上看到柳三变之名,竟御笔一挥,把他的名字狠狠地给勾去了,而且非常反感地对大臣们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的确当年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初出茅庐,没有在生命的长河里经历过大风大浪,更不懂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艰难,难免感情用事了,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把自己的心事与不满全部倾注在《鹤冲天》里,“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却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
谁知偏偏被那个儒雅的皇上阅读到了,竟龙颜大怒。
这下可好了,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更加的他放荡形骸,恁红依翠,填词谱曲,成为歌妓舞女的知己,词真的是越填越好。所以“凡是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的地步,也自封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来调侃无奈的生活遭遇。
然而岁月不饶人,一心仕宦,却不能如愿以偿,内心的煎熬是无法用语言随便形容出来的,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大半生只有浪迹江湖,未名未禄,一生尝尽羁旅行役之苦,那心酸失意、矛盾的挣扎与苦闷,充彻在一个焦虑彷徨的词人心头。这无不和他早年填写的那首《鹤冲天》不无关系。”
柳七爷也曾是达官贵人风流倜傥的阔家公子,就因自己的放荡不羁的个性而待罪了圣主,弄得一生不得志,如今沦落在勾栏瓦子以词为生,可惜可叹可悲之至。
其实如今已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不忘初衷,对功名名利禄产生排斥与不屑以后,更加放肆地全身心投入在烟花巷陌中寻觅慰藉,其实骨子里的那份叛逆反抗精神与放荡不羁的个性恰恰证明他对仕途的多么在乎。
应试不被录用,无奈之下,柳三变真的摇身一变成了另一个人柳永,终于如愿以偿做了几任微不足道的小官,到了如今依然穷困潦倒、无依无靠,依然不改初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妙哉,妙哉,此女子非凡品,此曲天上有,岂非神仙不成?”
这些文人骚客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
“怎么?被小妖精没上了?就不怕家里的母老虎吗?哈哈哈!”
看来这些假冒伪善的家伙们放肆起来连市井小民都不如。
柳七看到这些平时满嘴仁义道德的儒雅之辈,平时鄙视自己填词谱曲之流,一个个都想偷腥的猫一样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肆意亵渎。
而如今沦落这不田地,不知此女子是否卖我柳七面子?有缘一会。
第二十章 才子已老 往事如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