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阜地的左青阳率领九万四千人的队伍,一路向北,他一马当先,越跑越快,后面的人策马奔腾谁都不愿落后。
这九万四千多人的队伍上至校尉下至千夫长,其中一大部分军官在年少时追随过左帅和子桑大将军,兵部尚书袁汀消极怠战的态度,他们早就看不下去了。
如今,左青阳被皇上钦点为右副将与袁汀齐名,带兵宛若左帅转世,让他们备受鼓舞,纵使蒙氓骑兵是豺狼虎豹也不再胆怯。
同时,左青阳向所有人一再强调额纳穆济的困境以及子桑翎羽被围下落不明的消息,任谁都不愿接受昔日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落入敌人之手。
因此,十夫长追随百夫长,百夫长追随千夫长,千夫长、护军统领和校尉唯右副将左青阳马首是瞻,不论寒风肆虐还是大雪漫道,谁都不肯放下手中的马鞭就要一鼓作气。
果然,大部队不负众望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过了溯屏,进入万祚地界,为了赶进程,左青阳选择进猎鹰山越过挞州直达祖灵坡。
姜校尉年过四十,行事谨慎,与几位护军统领,千夫长,商议之后依然觉得右副将的决定并不稳妥,于是快马加鞭跑到前面向右副将进言:
“副将大人,下官斗胆向您进言:可否绕开猎鹰山由万祚城内向西进入挞州?
只要我们像今天这样马不停蹄的跑,两天就能到达祖灵坡,而五成峡、三关口都是平坦大道,两天一定能到,这样五天之内一定能赶到额纳穆济与征图大将军汇合。”
尽管姜校尉比左青阳年长但是言辞恭敬,态度诚恳而谦卑,他微微抬头观察右副将的神情,只见右副将淡淡的点了点头,似乎对他说的早就了然于胸。
“姜大人,本副将并非对猎鹰山一无所知,此山的形状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南北走向,地势低洼而闭塞,东西走向高耸而开阔,我方要进山只能由南向北挺进,倘若有人在此地设伏,我方只能受降。”
“大人既然知晓其中利害,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姜校尉问道,他不禁怀疑左青阳是否真的有率领大军抗敌的能力?
毕竟左青阳还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少年,在此之前不曾上过战场,哪里明白战争的残酷?倘若一步走错,那猎鹰山将会成为他们所有人的坟墓。
谁知,左青阳一手紧紧的握着缰绳,一手在姜校尉的肩头拍了拍,侧头会心一笑。
此时,姜校尉被这一记自信、潇洒、英俊的笑容征服了。
这让他想起有关左帅的传说,当初他还是左帅麾下的一个默默无闻的马前卒,听闻跟在左帅左右的人说,只要在大战前能看到左帅脸上的笑容就一定能赢,那样运筹帷幄的笑容他不曾见过,如今在右副将的脸上看到了类似的笑意,迫使他再次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副将。
这时,左青阳表情凝重的看了看姜校尉,俯身,贴耳说道:
“殿下领兵五千先行,势单力薄,我方人多势众就该避险?就该选择平坦大道弃征图将军于不顾,四处流窜而自保吗?”
顿时,姜校尉恍然大悟,沉思半晌,立马拱手,连连致歉不好意思的说:
“副将大人是下官思虑不周,还望大人见谅。”
左青阳在心里暗自庆幸姜校尉不是袁汀,姜校尉能明白自己的意图,于是笑着说:
“大人何必见外,大人的谏言不无道理,只是当下将士们凭借一股子韧劲在拼,但是长途奔袭总有人困马乏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会多进一城,后面则会难上加难。”
“下官心服口服!”
姜校尉的眼神充满了钦佩和赞许,右副将虽然年少但不曾因为自己麾下有九万雄兵而骄傲,反而凭借自己的锐气敢于冒险,不仅胆识过人还能顾全大局兼顾全军,让他自愧不如。
左青阳目光深沉的看向前方,沉默许久之后便说:
“还有不到二十里的脚程,我们就要到达猎鹰山了,
第259章 猎鹰山之战(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