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雪山花灵[2/2页]

黄泉有鬼,名曰孟婆 云夕何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皇后躺在软榻上,虽身子虚弱,可脸上依然含着笑,温柔的说:“皇上还未曾给我们的小公主取名字呢。”
      皇上扶了扶额,“瞧朕,光顾着高兴了……容朕好好想想……”
      殿里静了下来,好一会儿,皇上才拍了一下手,说:“就叫她慧灵吧!聪慧灵敏,公主就应当如此个性,才显我燕国女儿本色!”
      众人齐齐的跪下,呼喊着,磕头谢恩。窝在奶娘怀里的小家伙却沉沉的睡着,软软的身子还散发着奶香,嘴角还流了一丝口水。
      皇帝极喜爱慧灵,三五岁时慧灵就已经无法无天似的,在这红墙皇宫之内顽皮了。皇后总是派一大队宫人们跟着她,追撵着在她身后。生怕她受一点伤,磕碰着一点,皇上若看了又得心疼半天,骂着这些奴才们没用,要打要罚……
      慧灵不仅应了名字一般聪慧灵敏,且心也地极为善良。每当此时,她一定会嘟着嘴巴,娇声与皇上撒娇求情。所以这些宫女奴才都也是发自内心地疼着这位小主子。慧灵虽顽皮,可只要宫人们一跪地说:“我的公主啊,万万不可,您若闪失着,我们定又免不了一顿……”
      “没有人知道,我就去玩一会儿!”
      宫女悄悄低着声音说:“您忘了上次,上上次,还有那么多次了吗?你做什么都是会被皇上知道的。”
      慧灵一听此话,不情不愿的缩回来。父皇养的有暗卫,鬼知道会不会藏在何处悄悄看着她呢。她只好撅着嘴巴,选个其他的顽皮去。燕国的小公主,也因此成了民间百姓最喜夸谈的一位公主了。
      燕国虽小,可国风纯朴,农民辛勤耕种,且老天眷顾,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乐哉,悠哉。
      慧灵岁时,燕国发生了大的变故。有纷扰的邻国,竟倾了举国之力发动了战争。此前,虽两国之间一直有摩擦。一般都是皇上性子平和,不愿多起战事,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未较真。边境的摩擦越来越大,直到邻国此次大规模袭来!那敌国,又占了天时人和,竟一鼓作气连着夺了我燕国边城数座城池!
      皇上急召朝臣商量应对。宗族里最骁勇善战的王爷,自请领兵二十万前去应战,平此边境祸乱!
      半个月后却突然传来消息。说带兵的王爷竟然反了!偷偷里应外合,将敌国的数十万大兵放了进来!现在敌国的军队已经直逼京城,势不可挡了!
      皇帝终日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城下的无数百姓像蝼蚁般慌忙的逃窜着。他实在不明白,眼前的局面如何就到了这般田地……
      他这一生,虽才德平庸,可亦无大过。虽重文轻武,喜关起国门,让自个百姓安生养息。那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他不喜练兵屯兵,不太重视边境多年来的大小摩擦。他总以为,仁者,天定佑之。
      敌军围困了京城已经整整几日了。山河将破,碎风飘絮。流民四处逃窜,街道上乱做一片,人群里无人再抬头仰望这位曾经的帝王。而皇后此次也静静立在他身后。皇帝久久未发一言,暮色渐染整个天空。冷风阵阵,狠厉的划破宁静……
      皇帝没有回头,声音淡淡的说:“你也走吧。趁现在。”
      皇后款款两步走上前来,替他披了袍子,“陛下,莫要说了。这一次,臣妾就算是违逆圣意,也要生死同你一起的。”
      皇上拧紧了眉,紧紧握上皇后的手,“你这又是何苦……皇儿们都还需要母后!”
      皇后含着一滴泪,坚定的摇头,“陛下放心,臣妾已安排好了,由亲信护着皇儿们去了安全的地方。”
      “剩下的路,只有臣妾……能陪着皇上一起走了。”
      黑暗中,两道明黄的影子,稳稳的立在宫墙之上。半夜十分,有红光升起。星星之火,点燃了诺大皇宫里的一处小别院。此院乃当年皇后娘娘做秀女时所居,如意苑。没有人还记得,皇后与皇上第一次见面时,就是这里。
      那夜的火势虽大,却因为如意苑临水而建,火势得以很好的控制。并没有影响其他地方。而皇上和皇后却都在那一夜不知所踪,杳无音信了。传言,她们已经相伴死于火海。也有传言,失火不过是一个幌子。皇上早已携着宫闱逃之夭夭了……
      只有皇上的寝宫里,留了最后一道圣旨。圣旨上写有:朕愿降。只求还百姓一片安稳。愿新帝宽待燕国上下之人,燕国皇族也不得再复仇反抗。一切,皆乃天定。

第十七章 雪山花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