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小的院子。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一曲唱罢,赢得满堂彩。颜柳儿盈盈起身,向周围的客人施了个万福,感谢客人们的捧场。
一名文士打扮的公子赞叹道:“柳儿姑娘的曲儿果然是一绝,当真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我早就说过听曲得来月柳居,你看,不虚此行吧。”他的同伴不无得意地说道。
“我当初听到这首《一剪梅》,就觉得此曲婉转悠扬,意境深远。既赞了梅花面对寒冷的不屈的品性,又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实在是妙。但更妙的是,这首本是男子演唱的歌曲,柳儿姑娘竟然也唱出了其中的意境,让人如在寒冬中观梅赏雪,妙哉妙哉。柳儿姑娘琴曲双绝,冠绝长安。”
颜柳儿忙说不敢当,连声感谢公子哥对她夸赞,在场的客人也连连附和,一片欢快的气氛。
“要说琴曲双绝,柳儿姑娘当然是实至名归,不过要说冠绝长安,还差了一点。”就在大家极力吹捧颜柳儿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
众人顺着声音,把视线集中在一个锦服男子身上。
有人认出此人,正是李渊的一个儿子,周王李元方,年纪不过二十,每日声色犬马,流连于烟花柳巷。
他深知此道,故意先贬低对方,就是为了引起颜柳儿注意。
颜柳儿施礼道:“见过殿下,长安城里胜过柳儿的人不计其数,什么琴曲双绝只是大家的谬赞,作不得数。”
“柳儿姑娘过谦了,在长安城,谁不知道柳儿姑娘是数一数二的。说实话,柳儿姑娘这首一剪梅唱得真的不错,不过琴曲和仙人广播里的有些不一样。”
“殿下有所不知,仙人的曲调和我们的不一样,高深莫测,我试过多次,都无法弹出广播里的曲调。长安城里还没有能弹出仙人的曲调。”颜柳儿还是有点小骄傲的,她弹不出仙人的曲调,相信长安城里也没人能弹出。
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他们在平康坊这么多馆子里都听过姑娘们弹唱一剪梅,但弹出的曲调确实没有一个和仙人的曲调一样的,都差了点意思。
李元方轻轻地摇了一下扇子,笑道:“你别说,还真有人比你高明一点点,能弹出仙人的曲调。”
“不知是哪位大家能弹出如此高明的曲调?”这回不仅是颜柳儿,在场的人都被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倾听。
李元方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让所有的人吊足了胃口,这才开口说道:“万春公主琴艺无双,她就弹出了仙人的曲调,我曾听过,与那晚天上的乐声一样动听,还更有一番韵味。”
众人这才了然,万春公主素有才名,长安城公认的琴艺无双,如果说她弹出了仙人的曲调,倒也不出人意料。
只是,以公主殿下的身份,拿到这里来和歌妓相比,这合适吗?
贵族们平时也经常弹琴唱歌,这是雅事,但和歌妓献唱完全是两回事,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众人都觉得李元方这个做哥哥的实在太不靠谱。
第16章 新时尚,平康坊听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