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闻言觉得有理,大唐的羊肉比较贵,舍不得让士卒吃。但猪肉便宜,而且军队是要屯田的,多加一项养猪的任务,就可以吃上猪肉了。如今猪肉骚臭的问题已解决,士卒就不会嫌弃猪肉。这项措施既可以提高士卒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士气,何乐而不为?
于是便命令兵部尚书侯君集安排军队养猪的事。
议事完毕,众臣散去。虽然陛下不太重视猪肉,没有下令大量地养猪。但几个大臣却有各自的心思。
可以预料,猪肉热将逐渐兴起,他们都有意让家族安排人手养猪,就算自己不吃,也可以在市场上赚一笔钱。
回去后,几乎每个人都安排管家在自家的封地建造猪圈,收集猪崽,还去市场上购买猪崽,准备放在猪圈里统一饲养。
侯君集也很重视养猪一事,回去后立即安排下去。在军营里建造猪圈,这是小事。但收购猪崽却遇到了困难。
大唐人视猪肉为贱肉,所以养猪的人不多,主要是一些农户养上三两头猪,供自家食用。专门养猪到市场上卖的很少,这样一来猪的数量就比较少了。再加上要购买的是猪崽,那就更少了。
昨晚广播让大家都知道猪崽阉割了就不会再骚臭,那些权贵和大族大户一早就命人将封地地里的猪崽全部收上来,而养猪的散户也几乎没人愿意卖猪崽。
兵部负责采买的主事跑断了腿,也没买到几头猪崽。
不只是兵部,连各权贵和大族的管家也在市场上到处收购猪崽,但都收获不大。看来只能去长安以外的地区收购猪崽了,而且要快,不然等消息传过去,那里的猪崽也难买到了。
想明白这点后,一支支车队陆续出城,向各地奔去,试图抢在他人之前,把各地的猪崽收购上来。
但他们都没想到,有人快了一步。清晨一大早,城门刚开启时,程咬金的大公子程处默就带着几骑快马出了城,朝洛阳而去。
程处默是长子,日后要世袭爵位的,从小就被程咬金带到军中操练,早已练得弓马娴熟。他带着几名亲卫快马加鞭,白天赶路,夜宿驿站。长安到洛阳八百里的路程,他只用了五天就到了。
他一到洛阳,就直奔县衙,求见县令张全。
程处默立有军功,官至校尉,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国公之子,县令也不敢怠慢,连忙出来相迎。
两人见礼后,分宾主落座,寒暄几句,县令便问道:“程公子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此次前来,有件小事要麻烦明府,还请明府费心。”
“公子有所托,我自然尽力而为。请公子明言。”
“我想请明府发个公告,我程家要在洛阳收购猪崽,有多少要多少,价钱绝对公道,童叟无欺。”
张县令一听就懵了,堂堂国公府跑来收购猪崽?猪肉不是贱肉吗?权贵都避之不及,生怕他人耻笑,怎么会发生国公府收购猪崽这种事?
第14章 养猪有良策,全城收猪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