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戒珠寺出来,已是晌午时分,大家不觉有些饿了。
      “老丈,这附近可有雅致一些的食肆,我们坐下来用个午膳。”綦毋潜对吃食一向讲究,问船家道。
      船家想了想,伸手一指,说:“前面转角处,便有一家食肆,他家的越州菜,做得很是地道。你们慢慢享用,我去船上等你们。”
      果然,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家食肆,门面并不算大。踏入食肆后,桌椅也是一概平常,但大堂却早已坐了一屋子食客,热闹非凡。
      见王维等人衣冠济楚,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计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说:“客官们可是用膳?快往里请,楼上有雅座。”
      王维等人微笑着点了点头,跟随小伙计上了二楼。小伙计转了两个弯,带他们来到一间临窗的雅座,说:“各位客官,这间雅座是小店最好的。客官们来得正是时候,这间雅座刚好留着。你们可以一边用膳,一边可以看看风景。”
      见这位伙计如此伶牙俐齿,王维笑道:“这里甚好。你们店里有什么特色菜肴,每样给我们来一些便是。”
      “好嘞。”
      “且慢。如此美景美食,岂能没有美酒?你们店里可有五云浆不曾?”
      “有。”
      “綦毋兄,今早起来说头沉的是你,此刻又想喝酒了?”兴宗哈哈笑道。
      “越州黄酒后劲大,自然容易头沉。这五云浆倒是无妨,喝几口并不碍事。”綦毋潜笑道,转头又问王维,“摩诘,你想喝点什么?”
      王维眼睛一亮,笑了起来:“五云浆甚好,我陪綦毋兄喝上几杯。”
      “如此甚好。”綦毋潜转身吩咐伙计道:“先热三壶五云浆,不够了再添便是。”
      “好嘞。”伙计笑嘻嘻大声应了一句,退出门去。
      和一楼堂屋里多是高足大案、食客随意落座不同,二楼的这个雅间里,倒是坐席上设着茵褥,长案配着低几。四人对面坐下,王维和璎珞一侧,綦毋潜和兴宗一侧。王维靠近窗边,伸手略用力一推,窗户的下面半扇顿时被推开了两尺多宽,缕缕清风吹了进来,下面的街道也尽入眼底,果然是最好的雅间。
      “在这里消磨上半日功夫,哪怕菜肴口味一般,想来也是极好的。”璎珞笑道。
      “嗯,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王维笑着附和,随手为璎珞倒了一杯酪浆。酪浆酸甜爽口,消食解腻,璎珞很是喜欢。
      “兴宗,我怎么感觉,我和你坐在这里,有些碍事呢?”綦毋潜故意调侃王维道。
      众人正谈笑间,方才的小伙计就将五云浆和菜肴一一送了进来。
      先是一份醉鸡。用酒糟浸过的白切鸡,酒香浓郁,鸡肉滑嫩,花椒香麻,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再是一份白切鹅肉。鹅肉被切成长条状,整整齐齐码成一盘。旁边配了一碟酱油。最简单的搭配,却是最鲜美的口感。
      再是一份生鱼片。新鲜的河鱼被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旁边放了蒜、姜、醋、豆豉等调料。刀工精细,鱼片新鲜。
      再是一份是醋渍芹菜。新鲜的芹菜用沸水焯了焯,愈发显得青翠欲滴。其他调料一概全无,只用醋来调味,很是生津开胃。
      “各位客官请慢用,有事请吩咐小的。”小伙计将酒菜摆放整齐后,又一溜烟去忙别的了。
      “范蠡大夫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三次散去万贯家财。如今越人善于经商,多多少少也有范蠡大夫的功劳。”看小伙子如此伶俐,綦毋潜不禁有感而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人杰地灵,自然有其道理。”王维用竹箸为璎珞夹了一片生鱼片,端起酒杯,和綦毋潜、兴宗一干而尽。
      估摸着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了,小伙子适时送进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胡麻饭。
      “各位客官,饭里加了芝麻,不知是否合客官们的意?”
      “唔,很香,今日我要多吃几碗。”綦毋潜摸着肚子,点头笑道。
      兴宗也忙尝了一口胡麻饭,连说好吃,咽下后道:“姊夫,我记得你曾写过一首《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其中有句诗就是‘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说的可是这种胡麻饭?”
      王维也正细嚼慢咽,听兴宗如此一问,方笑道:“是的,不仅煮饭时可以放些芝麻,煮粥时放一些,味道也是好的。”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兴宗方才提到的诗名,别人倒不理会,璎珞心里却是“咯噔”了一下。
      自从看到玉真公主送摩诘手抄本《道德经》后,璎珞心里就隐隐觉得,玉真公主和摩诘的交情,绝非一般。贵为圣上妹妹的玉真公主,如此高看摩诘,真的只是赏识他的才华么?摩诘为她写这首诗时,应是在她的山庄,当时又是怎样一番景况?
      不知为何,其他事情,璎珞只要问起,摩诘都会对答如流。但唯独说到玉真公主时,王维往往顾左右而言它,似乎不想多聊什么。莫非……
    &n

第51章 夫妻水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