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春光明媚。
綦毋潜、王维、璎珞、兴宗等人收拾妥当,正欲出门时,客栈小二来报,说有人在堂舍询问綦毋潜住处,想要会上一面。
綦毋潜心中一阵疑惑,他在越州并没有交好之人啊?
正在疑惑之际,来人已经上楼。定睛一看,原来是宣州绩溪县令皇甫岳。綦毋潜前几年曾游学宣州,彼此甚是投缘,算是往年之交。
綦毋潜忙迎上前去,抱拳拱手说:“皇甫大人,您怎么会在越州?”
“哈哈,綦毋弟,老夫本就越州人氏。去年秋天告老还乡,回越州安度晚年。今日一早,老夫来此喝酒。店家说昨日有几位才子远道而来,老夫问店家可否引荐下,不料竟是贤弟,有缘!”
“原来如此,太好了!能在越州偶遇皇甫大人,三生有幸!”綦毋潜一边抱拳,一边伸手指向王维,说:“皇甫大人,这是我好友王摩诘一家人。”
“哦,原来,你就是王参军啊!久仰!久仰!”听到王维大名,皇甫岳先是一怔,继而肃然起敬道:“王参军盛名在外,老夫仰慕已久,尤其喜欢王参军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老夫在外漂泊半生,每每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总是触动心绪。不愧是千古好诗!”
“多谢皇甫大人谬赞。今日能遇见皇甫大人,也是王维之幸!”王维面带微笑,谦逊地拱手还礼,璎珞和兴宗也忙欠身还礼。
“王参军,快请免礼。”皇甫岳示意王维等人坐下,一脸慈眉善目,和颜悦色道:“綦毋弟,王参军,不知你们此番前来,能在越州赏玩几日?”
“越州乃江南灵秀之地,我们可以住上十来日,好好欣赏越州之美。”綦毋潜说。
“甚好。如若大家不弃,老夫想邀请诸位到寒舍小住,就离此地不远,过去十分方便。”皇甫岳哈哈一笑,捋着胡须,盛情相邀。
“多谢皇甫大人盛情相邀,只是我们此行人多,恐怕会叨扰府上。”王维客气地说。
“哪有什么叨扰?诸位若愿意赏光,老夫高兴还来不及。群贤毕至,蓬荜生辉!”皇甫岳也是性情中人,豪爽地说。
“摩诘,既然皇甫大人如此盛情相邀,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吧。”綦毋潜说。
王维看了看璎珞和兴宗,见他们也都一脸喜悦,就拱手道:“多谢皇甫大人,如有叨扰,还请多多包涵才好。”
皇甫岳伸手说了一个“请”字,走出店外,吩咐店家备好马车,一行人向他府上浩荡而去。
大约小半个时辰,一行人迤逦到了皇甫岳家。一下马车,王维就看到宅院大门匾额上题有“云溪山庄”四字,遒劲有力,潇洒飘逸。王维不禁驻足看了一会,点头赞道:“‘云溪二字,甚妙!”
皇甫岳走到王维身边,笑吟吟地说:“寒舍临若耶溪而筑,若耶溪因常有五色祥云倒映其中,故又名五云溪,因此老夫就为寒舍取名为‘云溪山庄。这个匾额是老夫写的,班门弄斧,让王参军见笑了。”
“皇甫大人好笔力,颇得‘二王书法神韵,‘云溪二字,意境深远,用在大人府上,妙极!”王维说。
“看来王参军对‘二王书法颇有研究,老夫也很是喜欢。”
“不敢不敢,谈不上研究,只是喜欢罢了。”
谈笑间,早有婢子奉上上等绿茶,茶香氤氲。大家分主宾坐下,谈笑宴宴。
“诸位若不嫌弃,请在寒舍多住几日,让老夫也有机会略尽地主之谊。”
“多谢皇甫大人盛情,越州真乃风水宝地,千百年来,风调雨顺,无旱无涝。”綦毋潜笑道。
“是啊,老夫虽在外漂泊半生,但心心念念的,还是回到越州。方才你说越州是风水宝地,此言不假,越州人说,这是大禹的功劳。他不仅生前治好了滔天洪水,身后还长眠于越州会稽山,所以可以保佑越州世世代代平平安安。”
“越州不仅是风水宝地,而且文风鼎盛,名士辈出。西晋末年,司马睿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越州当时叫会稽郡,是江南仅次于建康的第二大都城。东晋以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一批北方的世家大族纷纷来到越州,从此越州文风更盛,让人心向往之。”王维抿了口茶,娓娓道来。
“是的,越州文人雅士颇多。汉魏以来,每年三月初三上巳节,人们都要到水边嬉游,祓除不祥,称为‘修禊。文人雅士们更是喜欢趁此机会,或谈论书画,或切磋学问,或吟风弄月,或畅怀清谈。最有名的一次修禊,当属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当时,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带着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召集谢安、孙绰等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曲水流觞,吟诗作赋,遂成千古美谈。”
“是的,那次修禊,王羲之等几十位名士共作诗37首,是为《兰亭集》。王羲之亲自为诗集作序,是为《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不仅文辞优美,文采斐然,书法更是翩若惊鸿,宛若蛟龙,不愧是‘天下第一行书。”聊到书圣的传世名帖,王维不禁双眸发亮,脸上似乎笼罩着一层光芒。
“皇甫大人,既然说到了兰亭,趁今日风和日丽,我们不妨去兰亭怀古,感受当年东晋名士的雅兴,大家意下如何?”綦毋潜提议。
“好啊,我们也效仿名士,来一个‘曲水流觞!”兴宗兴奋地附和。
“好啊,老夫这就陪你们一同前往。”皇甫岳虽年过五旬,但精神矍铄,吩咐下人备好马车,向兰亭迤逦而去。
到了兰亭,微风习习,竹浪闻莺。穿过一条翠竹掩映的石子小路,大家来到一个精致的碑亭前。
碑亭旁边,是一个清澈的池塘。碧绿的池水中,三五只白鹅正悠闲地游来游去,颇有“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美。
碑亭内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鹅池”二字。王维驻足而视,只见“鹅”字苍劲秀拔,“池”字浑圆豪迈,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见王维凝视良久,皇甫岳捻着胡须缓缓道来:“王参军,这块碑也叫父子碑。
第46章 兰亭怀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