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兵,昱只能带着他们赶到,望能解陶公之难。言辞甚是恳切,感动了一众文武。
‘敢问先生,曹操虽败一阵,可仍有数万大军攻城器械无数,你我合兵也不过两万余人,我们要如何才能守住徐州。陶谦想到此处不由又担忧了起来。
‘陶公无忧,待昱写书信一封,曹操自会退军。龙昱笑着回应道,看表情很是自信。‘什么!!先生竟有如此本事?倘若真能让曹操退兵,先生则是我徐州的大恩人,我代徐州全体百姓拜谢先生了。
曹操大营。‘报!!!徐州城内有人送书信一封,请主公过目。
‘曹公在上,昔日旧友龙昱百拜,昱还记得联军中正是曹公替在下解围,方有在下今日之机遇,曹公是聪明人,昱也就不藏拙了,昱此来有何目的想必曹公也已经猜到了,世人虽称曹公为乱世之奸雄,昱却以为曹公乃真性情之人,若曹公就此退去,昱愿与曹公友好结盟,徐州、兖州互不侵犯,互通有无。其实昱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在下相信曹公乃是真英雄,与英雄合作,定会有一番好结果。昱闻之,陈宫已经投奔吕布,而吕布在曹公后方,濮阳恐怕有失,曹公英明,自有定夺,弟龙昱再拜。
曹操看完书信之后,沉吟良久,正犹豫不绝之时,突然听闻吕布听从陈宫的建议偷袭了濮阳,心想:龙昱果然料事如神,看来欲扩张地盘尽可能先不与其争锋,以免两败俱伤。之后便下令立刻撤军,同时让人回书龙昱:愿与君结盟。
陶谦在城楼之上望见曹操退军,顿时大喜。在对龙昱感谢之余,又让龙昱一定接管徐州,如此徐州六郡百姓才能保得太平。在龙昱的一再推让之下,陶谦让其驻军小沛,协防徐州。赵云问龙昱为何不接下徐州,这样便有了根据地,可以更好的壮大。龙昱对赵云说,此时领徐州,只怕文武以及百姓均不服,我昨夜观星得知陶谦不能长久啦··········
果不其然,一月之后陶谦便一病不起,又半月,陶谦临终托孤,龙昱装作无奈之下只能暂领徐州。至此,徐州六郡文武子民尽数归于龙昱之手。由此便有了乱世之中的立足之地。
之后龙昱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条款政策,以及把军队化整为零分别部署在六郡之地,让军队深入民间,与民同吃同住,同时让部队营造出曹操还会举兵来犯的形势,在优民政策的同时,潜移默化人民的思想借机找兵马买训练士卒,进入了一个养生期。更是得到了糜竺、糜芳、孙乾、臧霸、吕范等十六人。其中吕范对于治国更有不可多得的才能,臧霸更是有着比管亥更优秀的能力。
此时,龙昱的争霸之旅才算是正式拉开序幕·············································
第十一章 立足徐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