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是在刘强的弟弟刘林感谢大家帮他哥讨回公道的晚餐上,肖卫国、陆玉明都夸林玉,说她以后会是个好律师,鼓励她好好努力,整个过程徐朗只是看她一眼——冷冷的眼光就在她面上扫了一眼就移开了。虽然徐朗连正眼都没看她一眼,林玉却看到了他的真面目——除了国字脸、高鼻梁,眼睛不大不小,嘴唇稍显薄,紧抿着好像他一开口就有机密泄露出来一样,给林玉感觉就是冷漠而高傲。
那一次林玉知道了他姓徐,也知道了他与肖卫国、陆玉明之间的关系——徐朗是鲁如仙的表哥,在北京大学生篮球联赛时认识了,同在公安大学读书的陆玉明,结下友谊。陆玉明大学毕业回明城后成了肖卫国的下属,徐朗托回明城的陆玉明帮助母亲寻找失散多年的姐姐。在陆玉明和肖卫国的帮助下,徐朗的母亲找到鲁如仙的妈妈,姐妹相认。
徐朗到明城来看望鲁如仙一家时,感谢肖卫国和陆玉明的帮助,认识了肖卫国的远房表弟刘强,刘强又是鲁如仙的高中同学,一来二去,刘强与鲁如仙成了恋人,肖卫国、徐朗、陆玉明成了朋友。
刚开始林玉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纠葛,只是单纯地想办好接手的案子,对委托人负责,对徐朗的不屑一顾也没在意,她出生农村,还是一个还未取得执业证的助理律师,别人看不起是正常的,她早就习惯了。
与徐朗真正的接触是在肖卫国出事后,为肖卫国的辩护方案上,陆玉明时常来找林玉讨论,徐朗也时常参与,徐朗的话不多,但每次都说到要点上,林玉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暗自佩服——徐朗的冷傲不是装出来的,有实力和内涵,是个有本事的人,她佩服有本事的人。
林玉一直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和本事在社会上立足,她佩服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本能要靠近有本事的人。那时,她不清楚徐朗的背景和底细,她只知道他是肖卫国、陆玉明的朋友,是鲁如仙的表哥。
林玉也曾问过鲁如仙,她的表哥为什么在北京,而她们却在明城还在农村,鲁如仙说她的妈妈和徐朗的妈妈不是一个外婆生的。鲁如仙的外公解放前是国民党军官,先在老家娶了鲁如仙的外婆,鲁如仙的外婆因病过世后,外公又在驻地娶了新的外婆即徐朗的外婆。鲁如仙的外公解放前夕去了台湾,她妈妈和姨妈还很小,就彻底分开了,中间一直没有音讯。她初中时,外公从台湾回来,他们才知道外公后面还娶了亲还有子女,外公过世后,她上高中了,她的姨妈才找回老家找到她的妈妈,姐妹俩抱头痛哭,两家才开始走动。
林玉是个不愿多想的人,既然鲁如仙这样说,她也就这样相信,她想:徐朗是个有文化有见地,有实力和本事的人,她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有本事的人,一个认真负责的律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立足,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时,她也清楚,徐朗也是个高傲自负的人,背景深厚,这种人的生活与她的生活不相交集,她也没必要在他的事情上过多关注。
肖卫国被送去红原监狱后,每到探监日,只要有空林玉都陪着肖英去红原监狱探监,陆玉明有时也会陪同,徐朗若在明城也会一起去,经常的情形就是徐朗开车,陆玉明坐在副驾驶座,林玉和肖英在后座,陆玉明和徐朗谈天说地、插科打浑,聊得好不开心。林玉心想:没想到,外表冷漠高傲的徐朗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幽默风趣、懂得体贴照顾他人的人。
刚开始因为不熟,林玉几乎不参与谈论,只是在后座静静地听着陆玉明和徐朗闲聊。有时,陆玉明就戏称肖英和林玉才是老板,坐后座静默不语,他和徐朗是司机和保镖,为老板保驾的。徐朗就说老板当然要有老板的样啊,深沉静默是必备要素,逗得林玉与肖英哭笑不得。
渐渐熟了,林玉也加入他们的闲聊,一路上他们谈法律、评时事、分析利弊,谈文学、谈历史,聊音乐、聊美食不一而足。在谈到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文科性话题时,理科出身的陆玉明经常答不上话,他就抗议,说:“有你们这么聊天的吗?怎么成了你们两个聊了!”这时,徐朗和林玉相视而笑,然后再谈陆玉明也感兴趣的话题。
周末有空的时候,他们也相约着做饭、爬山、唱歌、钓鱼、品尝养食,快乐而开心。林玉对徐朗除了佩服更有种亲切感,觉得他就像他的哥哥一样,她不再叫他徐师,而跟着肖英叫他徐哥,她相信他、感谢他,尤其在经过吴良仁的事件后,她信任他甚至有些依恋他。
但他是何时爱上她的,她不知道,但她爱上他,却是不容置疑的。
也许是吴良仁羞辱她后,在金碧花园的温暖一抱,他鼓励的话语;也许是吴良仁威逼加班,他的示威保护;也许是去看望肖卫国的路上的谈笑,也许是她从公司辞职,重回事务所做律师时,他的指导和帮助;总之,当她意识到她对他的感情时,那颗爱的种子已经深埋心底、生根发芽了。
可他哪里是她能爱的啊!
她深深的明白:他是高层要员之子,煜煜生辉的未来政治之星,而她呢,一介农民之女,一个农民工的女儿,俗称“农二代”,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可是,爱就是那么不可思议,不管地位、身份、背景,就那么不可思议的发生了,他的一个笑、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就让她痴迷,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她的感情不能剖白,甚至不能让那个被她爱着的人知道,可一旦生了根发了芽的感情,又如何捂得住呢,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肖英说“他哪是我们一般人能想的啊!”被说中心事,林玉心里一疼,苦笑道:“我知道,所以什么都不想是最好的!”
连肖英都明白的道理,她何尝不明白,只是她无法管住自己的心罢了,对这份无法言说的情,她只能深深埋在心底,转换为敬仰,尊崇,以一个小妹对兄长的名义,深深掩藏。
大家心照不宣,一切平安无事!
可事情哪能由个人决定,很多事情可能在冥冥中自有天意。
恒义事务所成立后,因为陆玉明、肖卫国的社会关系,案件源源不断进来,陆玉明、肖卫国虽不出面,私下指导林玉认真做好每一个案件,恒义所口碑、声誉渐渐树立,林玉也渐渐找到做律师的快乐和意义——帮助别人,保护他人!
徐朗却不满意,他告诉林玉,要做一个成功的律师,一个从外形到内在都必须是成功的律师,她对他的建议甚至要求从不怀疑,坚定执行。
他说一个成功的律师,首先在外形上要有一个成功律师的形象和气质,于是,林玉去学化妆,做发型,购置与成功律形象气质相配的衣服鞋袜;
他说成功律师,必须内在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储备和扎实的办案技能技巧,除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时事外,还得理解学习掌握法理法史,为什么这样规定和对应的社会关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林玉办案之余就埋头学习,啃着那些厚厚的如鲁如仙所称比砖头还厚的专业书籍,乐此不疲。
徐朗说,律师还是个社会活动家,除了掌握法律法规法理等法律知识外,还要学习掌握社会知识:人际交往、活动营销、商务礼仪等知识,他说:古话有云“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于是,林玉跟着他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最后,他告诉她,必须谨记一点,律师是个古老而高贵的职业,是一个贵族从事的职业,既是贵族就要有贵族的气度和风范,贵族的格局和视野。于是,林玉渐渐不再随便与人嘻闹说笑,变更沉稳冷静,理性淡漠,她要走在当事人前头,她是律师,是一个专业律师。
林玉的生活就是工作,除了办案就是看书学习——法律法规,时事政策、行业专业、社会学、商务学、营销学,看得不乐亦乐,她觉得自己就似一个海绵,一个漏斗,疯狂地吸收着各类知识,每周还安排半天时间,专门去法院旁听各类案件开庭,观摩开庭的程序技巧,从其他律师的庭审表现上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终于的终于,对林玉的表现徐朗点了点头,徐朗有机会就带林玉参加各种部门、机构、组织、协会的各类活动,有时甚至也组织一些活动,让林玉参加。有徐朗的背书,肖卫国、陆玉明的协助指导,林玉办的案子越办越大,名气越来越响,法律事务和法律顾问源源而来,恒义事务所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林玉成功了,她是个成功的律师,她对肖卫国、陆玉明充满感激,对徐朗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全身心地信仰和尊崇,他就是她的神!
第二十一章 情不知所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