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去宫中递话就说自己前来谈判,因此便出现了前边锦衣卫统领所说的一幕,直到众人遍寻皇帝不到,大为着急之时,统领又回来说是皇帝回来了,让众人等候,众人便在大殿恭候圣驾。
徐睿放轻脚步走进了大殿,唯恐惊醒了正在蹲着打盹的孙尚香,看着孙尚香这副样子,徐睿心中不禁暗暗好笑:在皇帝的大殿之上蹲着打瞌睡,只恐这孙尚香是千古第一人吧?却不知道众人在殿中已经等候了大半个时辰,均都站得腿脚发麻,但是大殿之上又无座椅,只能坚持站着,孙尚香非要蹲下休息,周瑜怎肯?,孙尚香便吆喝自己自己肚子疼痛,周瑜拿她没有办法,只好由着她,庞统、徐庶等人等人也不好与一个小姑娘计较,于是便出现了这一幕。
孙尚香迷迷糊糊中觉得背后有脚步声,猛然站起,吓了徐睿一跳,孙尚香定睛一看居然是白天调戏自己的那个人,吃惊更甚,右手一指徐睿道:“你、你……”
“参见陛下!”庞统、徐庶、周瑜等人一齐躬身行礼。
徐睿微笑着道:“诸位爱卿免礼。”又注视着孙尚香道:“不知这位姑娘想要说什么?莫非曾见过朕?”
孙尚香看着徐睿眼里闪烁着的狡黠,确定此人便是白天调戏自己的那个人,心中的惊讶无法形容,心道:想不到这个无赖真的是当今天子!可是又不好把白天二人的事情说出,只是嗫嚅道:“你、你、你便是天子啊?”
徐睿坏笑着逗孙尚香道:“怎么,不像吗?我看姑娘相貌端庄,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其实徐睿此语乃是暗示孙尚香不要忘了自己白天所说的话。周瑜在一边训斥孙尚香道:”还不快快参加陛下。“孙尚香不情愿的躬身施礼道:“参见地下!”
徐睿耳朵快,早就分辨出了孙尚香的发音,只是碍着众多大臣的面子不好与他斗嘴,背负双手慢慢的走到台阶之上,坐在龙椅上,面色勃然一边,怒声道:“好大胆的周瑜,居然还敢前来见朕,你忘了庐江造饭作乱之事了吗?”
周瑜面色不改,躬身施礼道:“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身为大汉臣子为何不敢来见陛下?在庐江城上之时,微臣已经说过,占据庐江是见城中兵少,唯恐被吕布偷袭,所以才进驻庐江,不想一片忠心为陛下误解。”
徐睿惦记着紫虚上人所说要麾下聚齐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方能兴汉一事,也不想对周瑜步步紧逼,以免日后没有缓和余地,摆手道:“罢了,朕不与你逞口舌之利,听说你东吴大军近在咫尺,不知你今日来庐江所为何事?”
周瑜躬身不起,道:“陛下实在误会吴王陛下了,吴王起大军乃是为了援助陛下讨伐刘表,陛下休要轻信谗言误解吴王一片忠心,况且出兵江夏乃是陛下亲笔给吴王千岁的旨意。”
周瑜顿了一顿又道:“率土之滨,皆为王土,吴王自攻下江夏一来,无时无刻不想着把江夏归还给陛下。”
周瑜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愕,徐睿心道:会有这么好的事?
只听周瑜继续道:“然吴王千岁先前为扬州牧,却未能将扬州诸郡握在手中,因此心中时常不安,因此特地差遣周瑜来面见陛下,希望能用江夏换庐江。”
周瑜此言一出,满堂皆是智谋高超之人,谁不明白孙吴的用意?
徐睿当下沉声道:“此事朕尚需与各位大臣商议,你就先去驿馆等候一宿,再做定夺吧。”当下周瑜告退,徐睿一直目视着孙尚香远去的身影,心中打定了一个主意,不禁心头窃喜。
周瑜退去,徐睿便与众智囊商议,徐睿知道江夏乃是现在的武汉,在二十一世纪已经算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了,虽然现在还没有这种规模,可是在人口与田粮方面也不是庐江所能比,虽然孙吴此意意在摆脱江夏四面受困的境地,可是如此一来汉军的庐江也可以摆脱三面受困的处境。
徐睿深知目前虽然汉军已经兵力强盛,可是比起孙吴还是处在劣势,要是真的与孙吴火并起来,就算最后能赢也只怕会两败俱伤,到时被其他诸侯坐收渔翁之利,还不如交换江夏,再积蓄实力先灭刘表,日后等实力压过孙吴之后,再图江东。
更何况徐睿心中还在盘算着另一件好事,众人经过半夜磋商,决定明日接受周瑜的江夏换庐江的提议。
第一百二十一回 因时制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