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洗干净后把肉都装进饭盒里。
“好香。”姜乔忍不住说了一声,眼珠子一直在往肉上打转。
“吃吧。”姜宁把肉放在她们面前,给自己舀了一大碗米饭,配上肉汤后坐到凳子上,跟着一起吃了起来。
这顿饭色香味俱全,姜家三人吃的都有些撑。
她们坐在院子里消着食,姜宁把福宝抱出来,让她躺在篮子里跟着一起晒太阳。
姜乔兴高采烈的讲着上午老姜家发生的事。
姜宁听说杨玉梅后来带着娘家人去找田惠娟麻烦的时候,脸上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悠哉悠哉的坐着,后背靠着门板,寻思着老姜家的热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不过这不是她思考的问题,她望着身边两个小的,觉得是时候带他们去知青点一趟了。
这事已经拖了一段时间,要是再不进行天气都要变冷了。
姜宁寻思着,家里有什么东西好送的。
随后对着两个小的说着:“下午,大姐带你们去知青点一趟,我去问问有没有人愿意教你们识字,要是有你们以后就能去知青点学习了。”
“好。”两个小的自然是听姜宁的,一听能去知青点更是高兴的不行。
那里的哥哥姐姐们长的个个都好看,和人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姜柏和姜乔对他们都有好感,对去陌生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抵触。
求人办事,自然要有求人办事的样子。
姜宁站起来回到厨房,看着饭盒里还剩下两块没吃的五花肉,觉得当谢礼也还不错。
她赶忙从屋子里拿出一个新饭盒,把肉放进去,又拿了三四个鸡蛋和一条大鲫鱼,就要带弟弟妹妹们前往知青点。
上余村的知青点位于一处山坡,和村民们的房子有些距离,里面住着五个知青,二个男的三个女的,他们此时正坐在饭桌前,神情都有些惆怅。
如今不是做工的日子,他们变得稍微松快了一些,可没有工作等于没有工分,他们只能更加节省。
中午这顿吃的是红薯和米汤,一点肉沫都没见着,那米汤稀的更是看不到米粒,只剩满满的水。
王玲愁眉苦脸的看着桌上的菜,情绪低落的说了一声:“我想回家!”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城里出生的孩子,父母大多是厂里的职工,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自然不短吃穿,要不是上面规定每个家庭必须有人下乡搞建设,他们也不会选择来农村。
原本以为只是搞几年就能回去,等来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回去的事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实行的。
王玲来上余村一年,时间还算早,有几个都快呆了四年,还没有回去的希望。
知青们都有些低落。
郑志国见状,不由开始鼓动志气,“大家,还记得我们准备下乡的时候上面是怎么说的吗?”
“他说我们都是好青年,敢于奉献的青年,让我们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上面一定不会忘记我们!”
“所以,我们不能那么丧气,总归有一天是能回去的。”
第56章 东坡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