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2章 抉择之争[2/2页]

权臣 九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魏国不必说,那是以晋国后裔自居,自认才是国之正统,一直以来企图复辟晋国,连齐国都曾是都不是他们眼的正统,就别说通过宫廷政变建立的庆国,也正因如此,魏国人素来都是秣兵厉马,尚武之风大盛,那没有一日不是想着恢复晋国的雄风。
      若说庆国和魏国都是自认为有正统之位,燕国人倒是没这样的想法。
      燕武王那本是齐国时代的东部官员,齐国外戚李氏一族发动政变之后,燕武王当即大手一挥,誓师讨贼,终聚集大世家之力,霸据东方,成就霸业。
      燕武王世时,那亦曾说的十分清楚,国君昏庸,民不聊生之际,改朝换代那亦是天经地义之事,这天下间没有谁是真正的正统,所谓的正统,那就看谁能得民心,谁能占天下而已。
      燕武王当年的志向,那自然是要以东方燕国为根基,励精图治,一步步蚕食他国,终一统四海君临天下!
      只不过燕武王壮志未酬,终其一生,此志亦没有达成。
      后继之君忙于应对国内势力,是没有精力扩张版图,就如庆国一样,四国分立,想要一统,时机未到,只能是有心无力。
      此时萧太师掷地有声地朝堂上提到当年燕武皇帝的雄风,众臣顿时都精神起来。
      只是其他几位世家巨头的眼显出怪异的神色,萧太师突然如此慷慨激扬地陈述燕国大略,这让几位巨头敏锐地感觉到,老狐狸又玩花样了。
      等到众臣的目光都聚集自己身上,萧太师才沉声道:“圣上,但是自立国至今,我大燕国不但没有达成燕武皇帝所愿,反是寸土未进……”说到这里,长叹道:“此非我大燕不思进取,只是天下之势非比寻常,要进一寸,实是极困难的事情!”
      皇帝眉头微蹙,淡淡问道:“不到万一,不擅起刀兵,这也是先祖留下的遗训。我大燕国百年来励精图治,国泰民安,至若增疆扩土……”说到这里,皇帝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心冷笑:“若不是你们这帮世家野心勃勃,国内不稳,朕早便率军征杀四方了!”
      萧太师立刻道:“圣上,平定天下,一统四海,那是我大燕必之责,只是一直以来寻不到战机而已……如今魏庆之争,却是为我们大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皇帝皱眉道:“太师的意思是……”
      萧太师声音一提,气十足,已无方才老态龙钟之态,一字一句道:“联手魏国,铲平庆国,再徐图之!”
      萧太师此言一出,倒有不少官员都是颇有些吃惊,毕竟当年与庆国达成过协议,大多数官员的潜意识,此次自然是要与庆国人谈判,然后获取巨大的财物报酬。
      萧太师猛地说要与魏国人联手,就等于将大多数官员那种潜意识击垮,所以都吃惊起来。
      “联手魏国?”皇帝眼眸子划过冷厉的光芒。
      萧太师肃然道:“不错,魏国兵强马壮,自西向东攻入,我大燕整军备战,自东部往西部进攻,两国夹击,庆国便是有天大的能耐,那也是抵挡不住。此一战后,我大燕必能占下无数土地城池,天下格局,也将大大改变,四国分立之势一旦破除,那对我大燕一统四海将有大大益处,而圣上亦可早日君临四海,号令天下!”顿了顿,沉声道:“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还请圣上裁决!”
      皇帝皱着眉头,四下里扫了一遍,见到大多数的官员都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那几名世家巨头,却都是神情淡定,眼观鼻鼻观心,一时间却是看不出他们心究竟是怎样一个想法。
      此时却有一名官员出列附和道:“启奏圣上,太师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我大燕霸据东方,若不趁机攻入庆国,一等庆国抵住魏国,那么再想对庆国动手,那却是难觅良机了。而且就算魏国人攻入庆国腹地,以庆国的国力,魏国人却未必能够攻下庆国的辽阔疆域,到时候魏国攻城略地坐大,而我燕国所得只是庆国区区财物,未能趁机扩张领土,到时候后悔也是来不及的!”
      不少臣子闻听这番话,竟是情不自禁地颔首。
      皇帝微握拳头,沉声道:“诸位爱卿,都是太师这样的意思吗?”
      “太师之言所颇有道理,但是臣不敢苟同!”朝堂响起一个声音,一人从队列出来,淡然反驳道:“联魏攻庆,万万不可!”

第492章 抉择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