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思觉得包兴文这个配置有点熟,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好像有一部电视剧的剧情跟包兴文的人生轨迹很像。
      跟李露回了新家,那是一套不算新,却干净清幽的小院儿。
      姜思喜欢院子里的桂花树,三伏天快过了。
      天气热就热这几天,等气候一凉。桂花开了以后,整个院子都浸在微凉的幽香中。
      是个好地方。
      张梓华带着人在打扫卫生,新买那两个丫鬟不管她去做什么,都把活儿抢过来干。
      给张梓华整得很不自在。
      见姜思回来,张梓华把她拉到一边:“思思,咱家这个情况,是不是太夸张了些?这得花多少钱呐?”
      这还没当官呢,就奴仆成群,真当了官还不得天天八抬大轿?
      “娘,你放心,我这次去汴京。官家赏了我一百两黄金,置办这些家产,花了四十两。还剩六十两,足够咱家人糊口。”姜思宽慰道。
      李露买的家宅、马车和仆人,性价比很高。
      特别是房子,这么大的院子。只用了三十金,还离衙门不远,买到就是赚到。
      “你说你有多少?”张梓华吓一跳,说话都坑坑巴巴:“一、一、一百两黄金?”
      天爷呀!
      一两黄金就是十贯钱,一百两一千贯。
      思思去了一趟汴京,官家大老爷就赏了她一百两黄金?
      那要是多去一次,那不得发了大财了?
      姜思见张梓华眼睛都直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她在想什么。
      “娘,大白天的别做梦了。官家赏我黄金,是因为不能公开夸赞我。”姜思无奈道。
      石竹山的案子,姜思有不小功劳。却因为朝廷局势的原因,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张梓华不好意思笑了笑,既然姜思有钱,那她就不省着用了:“方才我们找房子时,我看开封郡的铺子,又大客人又多,我想下午跟四娘去逛逛。”
      “行,一起去。正好天气快凉了,大家做几身儿寒衣。”姜思也想去了解一下开封郡的风土人情。
      下午所有人收拾好卫生,集体去逛街做衣服。
      开封郡与汴京离得近,风俗上也很近。
      姜思在街上看到不少人都在扎花灯,有些花灯扎得特别好看。
      她一眼就被一座粉色的莲花灯吸引,灯座有半米高,整个灯身有两三米,需要手艺人搭着架子,把糊好的花瓣往上粘。
      姜思忍不住在那莲花灯前驻足,惊叹道:“最近有什么特别的节日吗?怎么家家户户都在扎花灯?”
      “娘子是锦州郡人,对咱们汴京的风俗不熟悉。八月八是梦花节,那个时候天气转凉,百花凋零,鲜少有花卉争艳。为了留住花之灵气,所以汴京有了梦花节。”李露解释道。
      姜思等人听得新奇,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非全民性的节日。
      锦苏县只过端午、中秋和春节。
      “那我们也要扎花灯吗?”张梓华有些为难问道。
      他们这一帮人粗手粗脚,谁也不会做花灯呀。
      李露忙道:“大娘子不必

第112章 梦花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