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者心情很不好。原想用码字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码字还没有出成效,我的生活却已经出现了危机。这到不是说我就要饿死了,我有单位的薪水,饿是饿不死的,但这点薪水也仅仅是让我饿不死而已,想要靠它来保住一个家庭却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当了十几年清官的悲哀,好了,难过归难过,码字归码字,生活还要继续,继续写下去也是我唯一可以看到光明的一条出路吧)
蛤蟆说出的那句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内容却足以语惊四座了:“最远的村子是哪个?我去!”坐在一边的赵刚忙扯他的袖子,但蛤蟆装不知道。
有一种人是注定不会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一生,或许他会一时蛰伏,或许他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横空出世,但辘辘无为不是这种人的本性,蛤蟆就是其中的一个。
早上在单位的争执已让他初露峥嵘,刚才的酒场合更让他的血性开始复苏,现在他终于站了起来,锐利的目光扫过周围,目光中带着嘲弄和鄙视:这些官吏啊,在酒桌上威风八面,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黄玉:“我也去!”她的告白又引起了一阵轰动。
考察团的团长好心地说:“小黄啊,女同志去那么远的地方不方便呀。”
黄玉用手缕了一下垂在肩上的长发说:“怎么不方便?没听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
好个巾帼不让须眉,不!更胜须眉!蛤蟆向她透去赞赏的一眼。
旁边的赵刚做不住了,他年轻,就算不主动也会被分配的偏远的地区,到不如主动提出来。更何况还可以和黄玉在一起呢?虽然多了个蛤蟆这个大灯泡,但是赵刚认为,这个有点傻忽忽认死理的中年已婚男子是绝对不会影响自己的。于是他站起来大声说:“我也去一趟!”
一边刚端了碗面条的青龙村村长齐海山面无表情的看了这三个志愿者一眼说:“俺们那村已经多少年没市里的干部下去了,头些年有几个说是要去,可走带一半就说受不了,要回去,最好的一个在村里待了两天……”
乡长见齐海山说话没个深浅就说;“老齐你说啥呢?注意影响哈。”
齐海山吸溜了一口面条说:“啥影响,最多你撤了我这个村长,俺也进城打工去。
乡长笑道:“你还打什么工啊,你就好好的把村长干着吧。”
齐海山道:“这村长是个受夹板气的活儿……”
“行了行了,快吃面吧你,凉了不好吃了。”乡长赶紧把齐海山后面的话堵了回去,然后笑吟吟地对蛤蟆三人说:“几位领导,那青龙村的条件确实差了点,还是在斟酌一下吧。”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赵刚也不好意思把刚说出来的话再收回去,更何况是蛤蟆呢。
蛤蟆感觉到了众人投来的目光,他感觉到自己的腰板在弯了十几年之后终于又再度挺直了,他说:“论年纪我不是最年轻的,论经验我也不是最丰富的,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人要去做的。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因为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我,邓秋枫,责无旁贷。”
片刻的寂静之后,有人率先鼓起了掌,接着掌声越来越多,最终汇成了一片,经久不息。在这掌声中,有人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有的是随大溜,也有的认为蛤蟆此举不过是为了出风头而已,还有的人认为蛤蟆此举把他们衬的渺小了,心中泛起了些嫉恨,甚至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蛤蟆累倒在上路上的情景,提前在幸灾乐祸了。
齐海山吃饭的速度快的惊人,片刻工夫一大海碗面条已经底朝天了,他把碗往旁边一放,一抹
第五十二章 去青龙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