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俺也不知道,这得问二大爷去。”
      “二大爷?你说村支书么?”
      “嗯,半山那块地好像是俺们上北村和下北村的集体地,能不能承包过来还得问问二大爷。”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回去呀!”
      随后梁川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上北村。
      他长久不归家,一回来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带着城里来的小媳妇下了山,村里人都以为梁川又出去打工了,都在议论梁家二老是不是太偏心了,只留大儿子在家,二儿子一回家就往出撵,比后爹后妈还心狠,再加上梁老头梁老太把二儿子打工的钱都贴给大儿子的传闻,现在村里说啥的都有,总体上还是以同情梁川居多。
      可就在今天大早上,一群闲打屁的人吃完了早饭凑在一起议论梁家那些事的时候,梁川居然骑着辆破三轮回来了。
      他那个跟明星一样的排敞男媳妇就窝在三轮车斗里,小两口摇摇晃晃的进了村,坐在村口聊天打屁的闲人立刻围了上来,拽着梁川的三轮车斗不让走。
      “你个臭小子,回来了都不知道去你毛叔家看看——真带个男媳妇来家,你小子真不简单!”
      几个小年轻起哄,“带媳妇来家不摆酒就算了,烟都不散散,赶紧散烟散烟!”
      梁川早有准备,从兜里掏出几包梅花烟,一人分了一包,“都有都有——等房子修好了再摆酒,现在不急,还没领证。”
      毛叔瞅了瞅怯生生的苏然——这货一见到村里人就一副小媳妇样儿,全然不复刚才对着梁川又掐又拧的凶猫样儿。毛叔神色不明地说:“咋不领证呢?”
      村里人都露出和毛叔差不多的表情,苏然一头雾水,不明白他们咋突然变了脸色,梁川当然知道。
      在上北村,像梁家那样大儿子上了大学,回来做小生意发了笔财,二儿子出去打工一年拿回来好几万的家庭已经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了,村里的大妈大嫂们对于梁老太的好命非常羡慕,私底下都觉得这么一泼妇,居然这么有儿孙福,简直不可思议。梁家的大瓦房,和前段时间斥巨资种的十几亩樱桃哪个不是梁家两个儿子挣的,梁老头梁老太整天啥事不干尽享福了。
      比起好命的梁老头梁老太,上北村大多数村民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勉强混个温饱,他们这里太穷,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山地也种不了什么经济作物,农民年年就靠着那点贫瘠的山地生活,家家都穷得叮当响,跑了很多外面打工带回来的媳妇,就连本村的女孩儿都往山下嫁,导致村里最近几年的光棍率直线上升,是以附近几个穷村子对于谁家娶了男媳妇这事儿倒也没有非常排斥,更何况还是这么排敞的城里人。
      不管男女,娶了媳妇就要早早领证摆酒,防止他们早早跑了,这是上北村光棍们的共识。
      梁川当然不怕苏然跑了,他摇摇头说:“没房子咋摆酒,我打算在村西头那块地上盖个房子。”
      一语激起千层浪,刚刚还起哄要梁川请客的小青年们顿时停下了动作,个个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要自己起房子?”
      毛叔示意大家安静,神秘兮兮地凑到梁川跟前问:“咋,你还真要和你大你妈分家?”
      梁川毫不犹豫地说:“分家,我媳妇都带回来了,家里也住不下。”
      “操蛋咯,我说你大你妈前两天在你姑家哭个啥,原来你小子真要分家?”
      “你大你妈还硬朗着嘞,你咋要分家啊,你这不是大逆不道么!”
      贫穷必然伴随着落后,上北村的村民们依然秉持着许多古老而蛮不讲理的风俗,比如‘父母在不分家,哪家兄弟俩要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分家,等同于咒自己爹妈去死。
      上北村村民虽然觉得梁老头梁老头对待自己的二儿子很不厚道,可也没想过梁川居然能提出要分家,不就花了儿子几个钱么,至于这么对待自己的亲爹妈么,况且老子花儿子的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一个胖胖的大婶走过来用责备的语气说:“你这孩子,你挣钱不就是给你大你妈花的么,咋了多花你俩钱儿你就闹分家了?你这孩子出去几年我看没学好。”
      “就是就是,川子你可不能学梁三毛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不孝顺可不行,你二大爷拿棍打死你信不信?梁三毛子你是没看见,被你二大爷打的鼻青眼肿。”

16.第 16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