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章 蒙面劫匪 2[2/2页]

忠王远征史 回马一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串清鼻涕,却始终拉住他这个长兄的手舍不得松脱……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曾国藩却想不到当年的小九已由一名无知而真诚的少年,成长为身体强健、眉宇间透出一股倔强戾狠之气的青年人。
      阔别已久的胞泽在山道上意外重逢,各执手嘘寒问暖,互道别后原由。
      原来山里的曾氏一族和山外的黄姓村寨去年因林地水源结仇,彼此“打冤家”已经历了大小十余战,双方各有死伤。前些天曾氏有个族人到山外贩竹器,被黄姓人寻衅打伤,这日曾国荃纠集曾氏族人几百人,各带武器兵刃要出山报复黄家,不想在山道上碰到山匪行劫,山匪沿途为患已使山里人屡受其苦,这时仗着人多势众就同匪众交起手来,谁知却因此巧遇了在京为官的大哥……
      听了曾国荃的话曾国藩眉头越皱越紧,一丝隐隐的忧虑和恼怒叫他顿时心火上攻!
      此事不由曾国藩不心焦!
      曾家在湖南湘乡并非什么名门望族,可以说从前的家境较为贫寒。还记得道光十六年恩科会试时,曾家因曾国藩头两届大比所欠下的外债尚未还清,再度进京赶考的路费盘缠愁煞了一家人,最后还是亲戚故邻给凑齐了三十三吊钱,等曾国藩捱到京城后身上止剩下可怜的三吊钱!也就是在那一年放榜,他高中第三十八名进士,从此平步青云。而曾家也由于曾国藩考取了功名,这才开始风生水起,被地方上的官吏乡绅刮目相待。
      因此曾国藩坚持认定有两件事曾家子弟包括他本人必须坚守:其一是节俭不忘根本,其二是发奋读书金榜题名,以便博得朝庭和圣君的赏识重用。他之所以频繁往家乡捎递家书,就是想不断勉励弟弟们确立远大志向,勤勉苦读以为大清之栋梁人才。
      岂曾料自己这个自幼顽皮淘气的小九弟曾国荃,长大成人后丝毫不见读书人的斯文模样,一味在乡里呼朋结党逞勇斗狠,与曾国藩所立志曾家要成为礼仪诗书之家的期望相去甚远!看今天的架势小九无疑是数百乡丁的头目,似此称霸乡里胸无大志,又和娇奢枉纵的富家纨绔子弟有何分别?
      提起自己连升十级的仕途经验,曾国藩曾与知交学生谈过这样的心得——古人说“服了金丹可以换骨成仙“,我认为一个人的志向就是他的金丹!
      话犹在耳,自己的亲弟弟却变成一个胸无点墨、缺乏雄心壮志的乡野浪子,又怎不令他痛心疾首神色冷肃呢?
      “小九,你太让我失望了,马上招呼乡亲回山!侍众凌寡,冤冤相报,这就是我平日写家书告知你的道理吗?”曾国藩的脸色极为难看,连官大人的面子也不顾了,当众就对曾国荃申斥起来。
      “那这些山贼草寇怎样处置?我看把他们通通砍去脑壳,将首级煮烂喂狗,将尸首悬在城里的门楼上暴尸示众,也好让人知晓冒犯大哥的后果,向湘乡官民展示大哥官居二品的虎威!”曾国荃指住朱洪章等一干山匪毫不留情地说。
      朱洪章闻言色变,手里寒光闪烁的斩马刀都在隐约颤抖。
      ?
      a{lor:f00textderation:underle}
      首发首发

第五章 蒙面劫匪 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