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先一个庞大的步兵方阵居中,士卒一律身披金属头盔和厚牛皮铠甲,铜心护镜,长柄钢枪锐利闪亮,6500人按六个小型方阵列成两排,前排士兵坚盾护体,若一面厚实的城墙,区间有500名机弩兵贯穿左右,随时随刻都能发出密如飞蝗的致命弩箭。
重甲步兵两翼游弋着各一支轻骑兵部队,呈长蛇状列队,人人硬弓在手,悬壶羽箭触手可及,闪着锋利寒光的马刀已离鞘在握。
中军大旄下,400个洋枪手分列两旁,中间六门大口径火炮高昂着黑洞洞的炮口,仿佛食人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随时准备吞噬性命!
在其后,数千名由各县兵丁中佼佼者组成的精锐纵队齐声呐喊,气势使人为之震骇!
…………
等下马湾水寨第一当家人苏三娘闻讯登上哨楼探视敌情时,声势浩荡的官军主力已经在寨前空地摆好了攻击队形!
这位苏三娘绝对算是浔江两岸一个传奇人物。她四岁开始习武,家传素女剑法独步两广,十五岁那年已经名震天下!曾经一个人北上泰山,剑挑齐鲁地方上横行无忌的江洋大盗“岱岳霸王刀”沈大阔;又曾游历四川峨嵋,力挫峨嵋派十余名剑术高手。十七岁那年,苏三娘家被乡里富豪陷害,全家老少十数人被博白县府下入大狱,仅苏三娘和老父二人幸免,遂在浔江之上举旗造反,不足数月已聚集上百号人马。
老父病亡后,十八岁的苏三娘独撑大局,亲率部众奔袭博白县城,铢杀县令县丞,开仓放赈,一时震动朝野,被大清王朝谕旨限期督剿,屡次三番粉碎官军围攻,在浔江下马湾扎下根基,活跃于广西境内甚至广东西江中游地区。这苏三娘的鼎鼎威名一时无两。
苏三娘貌美如仙,,行事果决干练,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武功高超,一柄清锋剑和一袋百发百中的飞刀鲜有对手,江湖绿林提起“玉面修罗”苏三娘,端的是名传遐迩!
苏三娘向寨外只瞥了一眼,就不由得大大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过万人的大阵势,事先没有一点进兵的征兆,连她派到各县的细作也无半点消息传回,官家的保密事宜做得相当不错。
而且清狗们一反常态地敢于在黄昏列阵,摆明了是要连夜发起进攻,可见官军此番一定是有侍无恐志在必得!
苏三娘十几岁即于江湖上崭露头角,十七八岁随亡父高举义旗,和官军周旋了这么多年,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恶战不知道有多少!
她对朝廷那帮武将们的做派太了解了——相互推委,瞻前顾后,畏敌如虎……
这回如果不是京城坐龙庭的皇帝老儿亲自发话,两广地方根本不可能掀起如此大阵势的惊涛骇浪!
看起来自己带领的几百号艇军兄弟难撑过今晚了!
苏三娘暗想。
似乎要印证她的判断,清狗们集结完毕不作任何休息调整,便直接向寨中发起第一波攻击!
寨前列队的官军阵势突变,步兵方阵向两侧分开,400名洋枪兵在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重甲盾牌兵的掩护下,快速前移进入攻击出发位置。
“轰!轰!”随着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苏三娘脚下的水寨外墙被炮弹炸得砖石崩溅。远处敌营后方那几们红衣巨炮炮口冒起阵阵白色的烟汽。
进入洋枪射程的400名枪手,分高中低三排各自就位,瞄准寨墙每个防守要点预备进行火力压制。
负责指挥的偏将高擎令旗,长长的呼号声如一条刻毒套索在半空飘荡:
“全体瞄准!预备——放!”
枪声大作,弹飞如雨,打得寨墙上石屑纷蹦,象老天突然下起了猛烈的白毛烟雨……
苏三娘握在腰间宝剑剑柄上的手指不自觉加力,平静地身边的属下道:
“吩咐下去,清狗要开始进攻了,叫弟兄们准备迎战!”
第五章 浔江战云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