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忙碌的吴氏听见婆婆房里传来动静第一个凑到跟前,“娘,没想到粗面做出来的饼还要更好些。”
林云尝了一块儿口感是没有多大差别,而且据吴氏所说发面的时间还缩短了,“既然如此那你就把这些饼子包好趁着天早回娘家一趟吧。”
见婆婆同意吴氏麻溜的跑回厨房打包面饼,这事儿要是成了那她不就是家里的大功臣,以后出门走路都得横着。
老大没在家不能陪着叔嫂单独出门也不可能,为了安全林云给吴氏两个铜板坐牛车,又给装了些家里菜让带着,前两日拿了东西礼也不必重不空手就行。
临行前林云千叮咛万嘱咐了这个法子只是自家走人情送的不要银子,不过做法稀罕也算不得什么不传之秘,再说生意能不能做成还得靠吴家人自己,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吴氏倒是小心,手里提着装饼的筐子盖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看出来什么,林云无言,这一副做贼心虚的表情让人不多想都难。
她倒是不怕其他两个儿媳妇有什么意见,这碗给了李氏娘家也是端不住的,赵氏就更不用说了,吴家做生意经营这些年有自己的人脉饼子做出来应当是不愁卖的,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精准的客户群体。
赵氏一个人在后院带娃,都是人憎狗闲的年纪吵得屋子都要翻天了,林云往那儿一站孙子孙女们都缩到一边乖乖装鹌鹑一脸无辜我是乖宝宝模样。
早饭林云让李氏打了鸡蛋蒸鸡蛋羹,吴氏大哥送来那么大筐子够吃一阵子了,孩子们年纪小吃这些有营养也好克化,大油的东西吃多了容易伤肠胃。
六个鸡蛋蒸了三斗碗鸡蛋羹,一人分了两大勺都还有剩余,孩子们吃得高兴一口一个奶奶叫的亲得不行。
家里一下子少了几个人的感觉很明显,眼瞅着耳根子一下就清静,林云摸索记忆在院子里打了一套简易版的太极拳,腿脚不方便许多动作都做不了,运动完之后整个人都舒坦了。
今儿个太阳大,林云帮着把屋里的被子都抱出来晒晒,用棍子敲敲打打听声音里头都起了硬疙瘩,做新棉被是项大工程一下子也完不成。
林云庆幸的是这个国家做了棉花大面积推广种植加上与外族通商棉花的价格并不高算不上奢侈品,一斤的价格大约是三十文钱随着气候浮动,现在是买棉花做棉被棉衣的旺季应当会贵上个两三文钱。
她检查了各房的被子发现孩子们盖的是最新的,是家里老二成婚时新做的几床用来淘汰掉了原先用柳絮和芦花填充做的被子。
她算了各房加上自己做棉被棉衣下来至少买棉花都得花好几两银子,好在布不用扯都是现成的,老话常说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看来看去自己盖的这床被子绝对是最有年代感的,补丁都是五颜六色一层盖一层。
这笔银子是绝对不能省的,自己这破棉被现在盖着晚上都有些发冷更别提过冬了,原身
第二十七章 打秋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