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电影引发灵感[1/2页]

风起1976 当年李寻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电影啊?”萧寒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转移话题。
      两个家伙瞧着他求放过的表情。对视一笑,林敏聪放下书稿,说道:“是许冠杰的新片《半斤八两》。”
      萧寒听了,就鼓动他们赶紧出发,在答应一系列请客吃放、优先看更新之类的条件后,终于算是被放过了。
      由于是周日,街上行人很多。两人宰了一顿萧寒午饭,直接去铜锣湾最近的时代影城。到了发现,排队的人蛮多的。萧寒和他们一边排队买票一边聊天。陈柏强花了15元买了三张票,三人就进场了。
      许冠杰的电影延续着他的幽默搞笑动作片风格,相对于现阶段邵氏硬桥硬马的功夫片,更受市民欢迎。这部电影上画3天已经有300多万票房了。
      看着陈柏强和林敏聪哈哈大笑的样子,萧寒只能配合他们不让气氛尴尬。其实被后世好莱坞大片和港片黄金时代的精彩电影熏陶过后,萧寒根本不会被这个时间点的港片触动。尽管《半斤八两》确实是一部经典的港片,萧寒在用一种抽离的感觉重温的时刻,心思却转到了其他地方。
      现在的香江电影票才5元,他记得这个年代香江电影票价年年都涨,基本五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本埠年票房就拥有几个亿体量的电影市场。80年代90年代是港片由盛转衰的时间段,前面十年是公司群雄争霸,后面十年是资本黑帮乱入。
      萧寒想到这里,开心起来,他终于想到怎么把《侠盗》世界的财富变现了。他要开一个电影公司,不一定挣钱(记忆这么变态,怎么可能?),但可以洗白自己的钱。后来那么多香江黑帮开电影公司大都是这个目的。
      他开始从回忆中找寻香江电影的发展历史,准备规划属于自己的电影发展道路,争取尽可能的让自己拥有的资源变现。
      电影结束的时候,萧寒下定决心,组件属于自己的院线。没必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它的经营策略要拥有足够的魅力吸引独立制片人的目光。这方面其实嘉禾已经做出了榜样。
      整个70年代,香江的电影格局就是嘉禾步步紧逼,邵氏不断后退的两强争霸格局。直到再过几年新的搅局者金公主和新艺城的出现,这里市场才会由三国鼎立演变成群雄争霸的局面。
      萧寒要做的即使让这个局面提前出现。想到这里,他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怪圈。他有资金(见不得光),想要变现,却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想到自己在春申出版公司每个月10万以上的利润,他摇摇头,远远不够。
      电影散场,三人各自分散。回去的路上,萧寒又动起了兑换黄金的心思。
      回到住处,萧寒又去方姐家里蹭饭吃。正好洪飞虎也在,就咨询起来。
      “洪哥,你在邵氏片场这么多年,消息灵通,能跟我说说现在电影制作的方式么?为什么六叔这么厉害,还让嘉禾后来居上?”萧寒一脸诚恳的问。
      洪飞虎看了他一眼,想了一会儿,说道:“具体怎么回事我不太明白。我的看法,六叔家大业大,习惯形成了很难一下子改弦更张。大片场的形式也没啥错误,人家美国人不也是这么干的?”
      停顿了一下,他招呼萧寒吃菜,接着说:“关键那么多元老各有山头,那么多演员要靠他吃饭,他又要分心电视那一块,也难。”
      “现在很多邵氏的演员不是都接私活么?六叔不介意么?”萧寒进一步打听起来。
      “香江这个地方,干什么都要钱。”洪飞虎感慨一下,“那么多演员,真正收入高的有几个?其他人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啊。六叔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潜力的他还是看的很紧的。”
      “那洪哥,如果我想拍一个电影,你说能凑齐人手么?”随着谈话的深入,萧寒开始试探起来。
      “你拍电影?”方圆听到这里,吃惊的打量着萧寒,“这做电影可是风险很大的,前期投入也大,你哪来那么多钱?”
      “我和黄老板合伙做生意呢。”萧寒觉得出版社的生意不大,就如实告诉了方姐,没想着隐瞒。他却忽略了他的年纪和10多万一个月收益在这个年月对普通人的震撼。
      方圆怎么也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当初那个邋遢的小老乡,现在已经月入10万港币了。

第十五章 电影引发灵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