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合作契机[1/2页]

风起1976 当年李寻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闹钟响起的时候,萧寒睁开眼,看着简陋的房间,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他,还是那个被雷劈的倒霉家伙。从一个事业有成有为青年,回到了需要重新奋斗的70年代。
      萧寒利索的起身,洗漱好之后,整理文稿出门。他在路口早餐摊慢悠悠地吃着早点,等着对面街口自己订报纸的那家良辰书店开张。看到书店老板开门的时候,他就走了过去。
      “黄老板开门大吉。”萧寒拱手恭维道。
      “啊呀,萧兄弟这么早,谢谢、谢谢,恭喜发财啊。”黄老板闻言开心的回礼。良辰书店是中等规模的书店,这种规模的书店在香江地面上百八十家总归有的。
      “黄老板,我要买些书,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顺便跟你打听点事情。”萧寒客气之后开门见山,他本来就需要买一些专业方面的书,想研究一下现在时间段的技术水平,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做个比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昨天花了一天时间算是了解香江的地理风情,今天就开始就是接触人文科技了。
      “萧兄弟你说,有什么需要我帮你。我的店看着不大,却也开了二十多年了。你在我店里找找,找不到,我也可以托关系帮你弄到。”黄老板三十来岁的样子,一听开门就有生意,眼睛放光,大包大揽起来。
      “那就麻烦黄老板了。我想学英语,需要一些相关的书籍,另外你这里有没有电子或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如果有专业的杂志,能不能像报纸一样,帮我预定好?”萧寒开口问道。
      “学英语?这个有,在那边柜子上。”黄老板闻言却有点皱眉头,“计算机电子相关的比较专业,你也知道,这附近肯定不会很多人来买这类书。大学附近的分店应该会有。杂志帮你订这里没问题,不过你要告诉我你要定哪些,你看看这个目录,自己找到告诉我,行不行?”
      “没问题,我先去挑英文书。杂志等我选好了我告诉你。”萧寒爽快的回应道:“对了,老板,我自己这两天写了个小说,你帮我出出主意,如果投稿的话,哪个报纸稿费合适点?”
      “哦?什么小说?”黄老板一听,来了兴趣。能开二十年书店的人,肯定是爱书人士。“一般来说,专栏稿件的稿费要高得多,大概是千字六七百元的样子。小说的篇幅长的话,在《明报》上发表的,最多千字50元;《星岛日报》上面估计有60到70元;如果是在《东方日报》上连载的话,应该可以算到千字80到90元。”
      “为什么《明报》和《东方日报》相差那么多?”萧寒很诧异。
      “哈哈。萧兄弟你刚到香港不知道。”黄老板笑着说:“查先生的吝啬跟邵老板有的拼,他连跟他一起办《明报》的老职员的工资都压,何况是作者的稿费?查先生的吝啬可有段趣闻,林嬿妮当初要求加稿费,他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后来亦舒也叫金镛加稿费,他又说:‘你又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萧寒听了无语:“那査先生自己稿费多少?”
      黄老板双手一摊:“这就不知道了,反正没人请得动他。”
      萧寒撇撇嘴,把书稿给了黄老板:“您见多识广,受累帮我先看看成不成,我去挑几本书。”
      “好咧。你自己要什么书自己拿。”黄老板看着两个店员进门上班,想着闲来无事,接过手稿看了起来。
      由于是大清早,书店里很快寂静无声。一个人沿着书柜慢慢搜索自己想要的书籍,一个人在柜台边兴致勃勃的看书入迷,两个伙计打轻声打扫着。一个小时候后,萧寒选好了自己想要买的十几本书,来到柜台:“老板,结账。”
      喊了两遍,黄老板回过神来。茫然看着面前十几本书,他抓着手稿突然激动起来:“萧兄弟,这真是你写的?我没看完呢,还有的呢?”
      “不是刚才给你的?刚开始写,后面的还没有呢。”萧寒说的理直气壮,心底却有点发虚:黄易大大,万分抱歉,要怪就怪那个把我丢这里的家伙,不知者不罪啊。
      “萧兄弟,我看这《寻秦记》非常好看,你大概准备写多少字?有没有出版的打算?”黄老板言词急切说道。
      黄老板全名黄歇,薄有家产。除了父辈传下来的几处房产,一个出版公司,还有两间书店。出版社就在这家书店的后面。因为书店临街,前后隔断,所以也没人关注。
      香江出版业的格局大致上是池浅王八多,谁也数不清这么小的地方,有多少出版社和报社。不少的出版机构,就连固定办公的场所也没有。
      这种随时创随时灭的出版机构,大部分都是过家家,毫无业绩可言。有不少的小型出版社,采取“前店后社”的经营方式——就类似黄老板这种。前门开书店对外营业,后面不对外营业的部分,用来开出版社。
      因为竞争太激烈,黄歇的出版社一直半死不活,不断亏损,索性停掉了。如今看到萧寒的手稿,仅仅几万字,就欲罢不能,就想着签下这本书出版赚一笔。
      萧寒看出黄老板急切,却不知道他的打算,沉吟了一下:“我也是第一次写长篇,就是练练手,估计一两百万字之间吧。”
      “萧兄弟,你看我有眼不识金镶玉。我叫黄歇。”黄歇说着递上了自己名片。“我觉得我们可以合作啊。”
      萧寒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总经理黄歇和联系方式,下面是良辰出版公司的公司名头。他歪着头看着黄老板,

第四章 合作契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