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袁崇焕不可能叛国的简单分析[2/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他们犯了常识性错误,读历史时,错误的将常识摒弃。常识告诉我们,明代的边军是军户制,祖祖辈辈都会住在这里,也就不可能说叛国就叛国,为什么?因为边军比例是这样分配的,80耕田,20作战。20的现役军人叛逃了,他们身后80的家人怎么办?
      还有一个常识,从袁崇焕的职务可以看出,袁崇焕作为文臣,在辽东,更多属于监军性质,督师蓟辽的根本涵义,其实还是临时派驻人员。
      因此,袁崇焕想叛国,他要先问问底下的军人同意不同意。
      而常识再次告诉我们,祖大寿、吴三桂等辽东军系的骨干成员,直到山穷水尽之后,才想到了叛国。何可纲更是宁死也不降,牺牲在大凌河战役中。赵率教的本事究竟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赵率教是袁崇焕的亲近爱将,不可能袁崇焕这边商量卖国的时候,那边阿济格把赵率教给杀了。所以,赵率教就算称不上名将,也足以配得上英雄称号,因为赵率教没有卖国。
      好了,既然袁崇焕手下的各级将领,都没有卖国的行为和念头。那么请问:袁崇焕敢强压牛头去喝水吗?不能!袁崇焕敢强令边军去叛国吗?不能!
      第三,‘他们犯了逻辑性错误。什么是逻辑性错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愿意越活越回去的。当时的满清,对于大明。就好比今天的外蒙,对于中国。
      请问,内蒙古的现任省长,愿意去外蒙当总理吗?怕是外蒙的总理,投奔过来当外蒙的省长更符合逻辑。换作我本人,去俄罗斯当总理,我会考虑考虑,但叫我去外蒙当总理,别说总理,就是当总统,老子也不去。
      别忘了,直到福王政权时期,多尔衮还尊福王一句“天子”的。大明在当时,就好比俄罗斯,架子是倒了,但余威还在。没道理俄罗斯的行政区首长,屁颠屁颠的叛逃到外蒙来当总理的。真是倒贴都不干的。为什么?自己琢磨去。
      袁崇焕反叛大明,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论点。
      注明:文中的“我”并不是本人,长江闲人是认为袁崇焕有问题的。

袁崇焕不可能叛国的简单分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