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知,议会里的资产阶级议员有着很强的软弱性,没有勇气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开表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获胜!”同时,他还知道,一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
      1863年末,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邦联的施列斯维希和霍尔施泰因。次年初,俾斯麦以此为由对丹麦作战。奥地利亦随之参战。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联军,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也得到了霍尔施泰因。“铁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打败奥地利并不象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一再挑起摩擦,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霍尔施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邦反对普鲁士。普奥战争爆发。
      1866年6月,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主力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结果,普军获胜。10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包括国王在内的多数人提议一举攻入奥都维也纳时,实际而有政治远见的俾斯麦拼命抵制,他估计到法俄会出面干预,另外,他一旦和奥地利签订宽松条约,那么未来奥可能成为德潜在盟友。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被迫宣布退出德意志。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北德意志联邦。这时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个邦国(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邦国,但他知道,法国一定会干预,导致德国的统一难以实现。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在1870年,以"埃姆斯电报"事件为导火索,普法战争爆发普军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德意志的统一最终实现。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他采用这种政策,终于使德国走上统一。
      统一后,俾斯麦一方面对内以军工业为主导发展经济,并同时颁布《五月法令》挤压以中央党为代表的天主教的势力,颁布《非常法》镇压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者极其政党社会民主党。同时,他也领导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福利系统另一方面对外展开"均势外交",维护欧洲的相对和平以利于德国发展。威廉二世上台后,二人发生严重冲突。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1898年7月30日去世。
      在这里推荐一下本人的作品《大力金刚》,希望大家喜欢
      作男人就是要像金刚,站在摩天大楼顶上为心爱的女人打飞机!
      本人不会发送传送门,不过有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请点击作者笔名,进入作者专栏就可以轻松跳转了。

俾斯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