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追忆林徽因 百年见幽兰[2/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无题
      林徽因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林徽因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了——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1934年,李庄
      林徽因的感情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着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着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林徽因。

追忆林徽因 百年见幽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