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传咒高座帛尸梨蜜多罗[2/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造访帛尸梨蜜,感慨地说:“若使太平之世,尽得选此贤才,真可使人心满意足了!”
      元帝末年,王敦举兵叛乱,周□被害。于时王敦势焰熏天,周□的亲戚朋友无人敢临丧吊唁,帛尸梨蜜多罗独登门慰问遗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接着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变。最后挥涕收泪,神气自若。他的胆识、义气,使人感愧。
      王导曾对帛尸梨蜜多罗说:“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帛尸梨蜜多罗答道:“若使我和常人一样,今天岂能在这里?”当时传为佳言。帛尸梨蜜多罗性格清高,不学汉语,与东晋公卿交往,要靠翻译。但他善于察言观色,颖悟非常。往往不待翻译,而已神领意得。大家无不赞叹他的天纵奇才。
      他又擅长咒术,据说多有灵验。当时江南尚未传佛教咒法,他便主持译出《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杂神咒》各1卷。又援弟子觅历以“高声梵呗”(即用梵言高声唱赞颂佛、菩萨的短偈),传至后代。对于咒法和赞呗在江南的传播发展作出了贡献。
      帛尸梨蜜多罗死于东晋咸康年间(335343年),享年80多岁。朝野名公,都为之痛惜流涕。桓温常说:小时候曾见过高座,便知他精神渊著,当年出伦。王导之孙王珉曾拜高座为师,为之作序曰: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戎?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本匈奴休屠王太子,被俘入汉,因为贤能,位至辅政大臣,封侯);然日□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性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由此可见,帛尸梨蜜多罗在东晋公卿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帛尸梨蜜多罗生前曾在石子冈修头陀行,死后即葬于此。后来有僧在此建寺,名为“高座寺”。

传咒高座帛尸梨蜜多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