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进攻浙江(二)[2/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告的这个消息,商毅也十分惊讶,道:“这么快吗?”
      因为商毅知道,清军是三月五曰从南京出兵进攻徽州,现是三月十二日,加消息从徽州送到杭州至少也要一天的时间,再扣出清军行军的时间,因此实际用于战争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多少。而且从实力来说,徽州显然比温州要强得多,现徽州监国集团里,汇集了众多的原明官员,军事方面是以原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还有陈洪范,现聚集了人马两万余人,也不算少了,怎么会这么快就败亡了呢。
      明石姬点了点头,这才向商毅讲说了详细的经过。
      原来黄宗羲回到徽州之后,将商毅的态度向朱常淓说明。凭心而论,朱常淓到是真的愿意去杭州,但徽州的事情,却不由他作主。
      虽然潞王刚刚出任监国还不满一个月,而且徽州现还不能被称为一个正常的朝廷,但这个时候己经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以从南京逃出来,以黄宗羲、黄震周等人为代表,并且拥有光荣的內斗传统的东林党残余力量;而另一派则是拥立朱常淓出任监国出过大力的袁宏勋、张秉贞、朱大典、何纶等地方势力。
      而是否把潞王送到杭州去这件事情,东林余党到是一致赞同,而地方势力却极力反对,两派为此也争论不休,就连黄镇周很早就提出来,请朱常淓快称帝的决议,也被抛到霄云外去了。
      当然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是出于对两派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是为了真正顾全大局。因为南京失守,东林党要负主要的责任,而且又有不少东林党的重要人员都向清廷投降,钱谦益的那一篇劝降顺表己经传遍了南方,这对以忠义君子自诩的东林党来说,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使东林党的声望大大消弱。
      而且大部份东林党都是从南京逃出来的,本身基本是一无所有,徽州沒有一点势力,而拥立潞王位的财力、人力,包括兵饷等等基本都是由地方势力供应的。为重要的是,掌握兵权的方国安叔侄都是倒向地方势力,因此东林党实际根本没有左右潞王的力量。
      这种情况下,东林党的打算反正徽州占不风,不如把潞王弄到杭州去,虽然杭州是商毅的地盘,但对自己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杭州还有史可法和吴甡,因为他们一直坚定的站商毅一边,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声望。但他们毕竟也是东林的成员,而且一次史可法来徽州,也有冰释前嫌的态度,因此到了杭州以后,也可以借他们的影响力,来重提升东林党的声望。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现东林党人基本都认清了当前的形势,整个南方大概也只有浙江才能和清军抗衡,因此到杭州去致少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就算是还要斗争,也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这也是东林党坚持要把潞王送到杭州去的大理由。
      但东林党的如意算盘谁心里都清楚,地方势力当然明白,一但到了杭州,自己肯定是斗不过商毅,东林党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但对自己可就不划算,那不就是给别人做嫁衣吗?自然是极力反对去杭州,他们的理由是,现清军正大举进攻浙江,既然商毅守不住南京,那么谁敢说他一定守得住浙江。因此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去杭州,要走也该是向南走,离清军越远越好才是。甚致有人建议,好是逃到广州去。
      而就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清军觉罗巴哈纳率领着大军从南京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阻挡,就杀到了徽州府的绩溪县,离徽州城不到四十里。
      这一下徽州城里可就乱了,面对清军的进攻,两派是针锋相对,地方势力派主张立刻放弃徽州,向广州逃饱,而东林党则认为向南逃跑根本不行,因为清军一样可以追,只逃到浙江才能保证安全,结果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又吵了起来。后还是朱常淓实看不下去了,只付出面打围场,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派人去向商毅求救,请商毅出兵来保护徽州。
      这一个方案算是比较拆,双方都觉得能够接受,就这样终于确定了下来,还是派黄宗羲为使臣,去杭州请商毅出兵。

第二十章 进攻浙江(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