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的丰昭城。
纪府。
纪初宁是纪老爷最疼爱的小女儿,备受宠爱却从不任性跋扈,十分乖巧,在纪老爷的熏陶下从小便是四书五经熟读,德才兼备。
她从来深居简出,爹爹告诉她,外面的世界色彩斑斓,在没有练就一颗强硬的内心之前不要轻易出门,以免这颗柔软的心被剖的粉碎。
于是她在闺中最多的消遣便是看书,烈女传,春秋,与李煜之词都是她所爱,不过入心的还是那些透骨生凉的悲情之事,光是看着字里行间的故事她已觉疲惫不堪,她明白爹爹话里的意思,可就算懂的再加透彻,她也向往外界一切她从未有过的经历,尽管这条路看似明赠欢颜,尽头已是荆棘满布。
她的内心一直在期待着某种东西,直到那年烟火节,她遇到了他…
纪初宁十四岁那年烟火节,人潮涌动,天空的光亮花火未有片刻停歇。
猜灯谜,聚烟花,他一袭轻衫,长发半束于脑后,剑眉星目,台上文采斐然的他蘸墨挥毫,一副凌霜含梅图,题字在旁,笔锋苍劲有力。
落笔,台下掌声如雷,他的君子谦逊让她驻足,她看着他一举一动有些出神。
“姑娘,可敢上来与我对句一二。”
恍然抽身,明明这话应有挑衅之色,可看清他的容貌时,于面前所出现的那白洁如玉的手时,一切都变了。
他眸光如星夜,熠熠生辉。
“有何不敢?”尽管心中已强烈的感知脉搏心跳,还要故作淡然,她何时变得如此矫揉造作了?
还未来的及多想便在众人面前对上他的眸,明明是那般好看的眸子。
相比她的生涩,杜以良倒显得游刃有余,儒雅气质的笑容打消了她不少紧张。
“上联是,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他音落,在场一片安静所有的目光堆积在她身上,不过恰好这篇对联她倒是略知一二。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在热闹和谐的气氛下,除了这美好的烟火,她收到了最好的礼物是他欣赏的目光。
在那之后,受宠若惊的被他邀约一起继续参加灯谜和烟火活动,她暗涩紧张,他风流自在。
那时的女子与男子过分亲近会被人诟病,她与他并不熟悉,可却想要靠近,并肩走在一起,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十分君子。
虽然生涩,但在三两闲聊之下,容若与清照之间,两人倒也释怀许多。
他素喜李清照的爱恨离愁,却又清高淡远,从容雅然。
她却偏爱容若骨子里的哀思凄骨,一诉离愁,真切哀伤。
这两人虽说际遇家世艺术性全然不同,文学造诣也无需比拟,词从不是用来比的,不同心境不同经历造就不同心性,在他的才情下,她亦恋上易安词,他则亦然,同是词人,同是读词人,或许更重要的是流芳百世传颂千古,这一点二人不谋而合。
她内心生怯,可他风趣幽默,翩翩君子。在这一词一诉,一来二往之间,二人从心拉近了距离。
至此以后,她同他暗自约定,每年的烟火节便是重逢之日。
平日里的书信来往,他道易安词,委婉细腻,九分暖意一份相思,却,相思复相思。
他说,初宁,一见你时我已知余生何渡。
他说,初宁,你的姓名已是我今生梦呓。
他说,初宁,山水万里你是我今世宿命。
简单几行字,却旖旎情丝已深重,欲笺心事只有暗暗了去,也许同他一样,初见他时早已芳心暗许,只是女子的情感揣在心里,暗自回味小心翼翼。
第六章 青面(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