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十大异常现象 ----
一、没有火山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发现月亮发生火山喷发。科学家根据月岩年龄推定,月陆最老,约44亿年;月海年青,约40亿年。
凡是天然星体都象地球一样,都是由天体物质滚雪团长大的,都要经历按重力分异和化学分异物质的沉淀过程,也就有内部分层的结构现象。象地球有地核、地幔、地壳。处于星壳下面一定深处的物质一定处于高温高压之下并呈熔融状态,即熔岩流。始终在旋转的星体一定会发生破坏星壳的构造运动。动象反映于“地震”。有破裂的星壳必让熔岩流获得挤出裂缝而爆发出来的途径,成为爆发火山和喷溢火山。因而,火山和地震是宇宙现象,适用于所有行星、卫星。
如果月亮是天然星体,却没有火山,30多亿年又不自毁,完全违反天体规律。
二、空心
人类研究地壳岩石信息最准确直观的办法是钻探。但人类至今只能打到10公里的深处。推定地球是个实心体,具有地核、地幔、地壳分层结构的天体的工具是地震纵波。纵波向地心传播,通过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速度。它的速度表现是物质密度越大,速度越大:在固体中大,液体中小,气体中弱,真空中失。纵波在传向地心、穿过地心过程中,在地壳与上地幔之间、上下地幔之间、地幔与外地核之间、内外地核之间,速度均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勾划出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物质特征和状态。纵波穿过核心,故推定地球实心。
凡是天然星体,都是实心体。月亮是否为天然星体,检验的办法只能用在地球上屡试不爽的地震纵波。
从1969年起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经常登月后,在月表建立了四个月震站,并用飞船上的火箭多次制造月震。所造月震强度是地震专家根据月亮直径、物质密度大等特点,认为能够穿过月心的强度。然而,测定的结果是在横波达1000多公里,持续时间达3个多小时的情况下,纵波只达35~40公里深度而消失。1972年5月13日,一颗较大的陨石撞击了月面,其能量相当于200tnt炸药爆炸后的威力。地震专家认为,造成的巨大月震纵波应当传达月球的核心;如果月球是个实心球体,这次纵波应该反复几次。但结果是纵波成了“入海泥牛”,全无消息。它证明:月亮是空心的,是空心吃掉了月震纵波。
三、几代同堂
所有教科书都明确肯定,地球年龄约46亿岁,月亮是在地球主体形成之后,再滚雪球长大的,故它年青一些,约为40亿岁。关于太阳的年龄则公认为约60亿岁。
但是,登月飞船从月表各处采集的月岩,经与鉴定地层年龄同样的鉴定技术鉴定,各块岩样都向人类报告它们的年龄:少的有36亿岁、43亿岁、46亿岁,老的70多亿岁;最老的是“阿波罗”12号飞船带回来的月岩中的两块岩石,高达200亿岁。
可以相信,月表无水、真空,没有象地球表面的风化条件,月表岩石都是新鲜的岩石。月岩样品的鉴定年龄都接近于实际年龄。这些实际年龄反证,它们不是月亮的原始岩石。一部分采自太阳系内的陨星,一部分采自太阳系外的陨星。
四、月岩都是殒石
地表岩浆岩都是结晶岩,即都由结晶矿物组成,是矿物集合体。所有天然天体亦然。但是,登月飞船采集的月岩标本都是殒石:铁殒石、石殒石、石铁殒石。殒石几乎无矿物可言。对殒石的分析鉴定只能采用化学分析法,三类殒石的分出就是按化学成分为出的。为什么月岩没有矿物晶体?难道都被殒星破坏或复盖了?难道“原来”的矿物都在没有化学风化、机械风化、生物风化条件下风化殆尽了?难道都在没有变质条件的条件下全部变质成殒石了?这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五、没有磁场
地球是个球形磁铁,其磁力线在地球周围分布,形成一个偶极地磁场。原因在于地核是铁磁性物质的铁镍为主,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磁场。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磁轴受太阳磁轴控制而平行。地表磁场往往受岩性影响而异常。所有天然行星都与地球相似:有磁场和所绕星体磁轴平行的磁轴。然而,美苏两国的登月飞船的探测表明,月亮不存在南北磁极,月表只有微弱的磁场,磁场强度在月陆区为2伽马,月海区为4伽马,异常区为43伽马和103伽马。比之于地表磁场强度平均为50000伽马,连异常值也算不上。因此,月表磁场只能都是月表异常磁场,是各种陨星成岩后的磁场,不是月亮磁场,月亮本身没有磁场。
月亮为何没有磁场、磁极呢?除非不是天然天体。
六、月动奇特
行星对自转卫星的控制力是引力,行星与卫星的关系犹如单车上的前后链轮,行星的引力场犹如套在前后轮的传动链条。因而,绕着行星轨道运转的卫星自转轴都与行星自转轴平行。除了俘虏的反动卫星的自转方向可能与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外,所有行星自有的卫星和俘虏来的顺动卫星的自转方向都与行星自转方向相同。
但是,月亮却不转而动:一、没有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转动,因为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不论月圆月缺,从新月到残月。二、没有
第九篇 月亮的十大异常现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