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开启心灵之钥 (上)[1/2页]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时空漂流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章 开启心灵之钥
      前 言
      以下篇章是开启我们心灵之钥,开启那些被反启蒙主义所囚禁于紧身衣内达数千年之久的心扉之钥。那囚禁人类心灵的门扉被多道的枷锁锁住,若欲将你的心灵视野开展至无限的时空时,你须先将你全部的心锁同时启开。如果单用一支钥匙的话,则其他门闩依然锁住。故若不同时将全部门闩打开,则刚开启第二道门闩时,第一道又马上锁上了。如此便阻碍了心锁的全部开启。
      人类的社会通常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恐惧隐藏在门后的东西,即便那是通往真理之道的幸福也罢。是故,哪怕人们只将门开启一部分社会也会施压阻止,因为它本身宁可维持在不幸与无知之中。社会也是门槛的另一障碍,只有越过此门,心灵才能得以翱翔。正象甘地所说的那样:“真理不会因为没有人识得而变成谬误。”,所以,假若你决心打开这扇门,就别理会那些见识不到真理的人的讥讽,也别管那些明明看到,但因对未知充满恐惧、因而装作看不见真理者的冷嘲,假若你觉得打开心灵之门太困难,那么可以求助于引导者。那些引导者都是已开启心灵之门者,他们都知道有关的困难。虽然他们无法代你打开你的心灵之门,但却可以向你解说各种不同的技巧和方法,让你获得成功,此外,他们皆是藉由启开心灵而带来幸福的活见证,同时也证实了对这门后不知的事物产生畏惧是大为不智的。
      人 类
      我们应经常依四个层面来考量事物
      第一条,是关于无限。
      第二条,关于埃洛因,即我们的父母、创造者。
      第三条,关于人类社会
      第四条,关于个人。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无限,因万事万物均必须依此准则来裁定,而唯一不变的因素是爱。要考虑到它人必须给予它人爱的关怀,因我们必须与“无限”和谐并存,而它人亦是无限的一部份,故也应该与它人保持同样的和谐关系。
      之后,我们必须考虑埃洛因所给予的忠告,并照着创造者的忠告去做。
      再接着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古往今来它一直是促成个人在真理之道成功的因素。对此必须加以考虑但并非绝对遵循,相反,你必须帮助社会从原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对其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反复提出产生质疑,纵使这些都有法可依,但那些律法反倒试图将我们心灵囚禁在蒙昧无知的桎梏中。
      最后才是考虑自我的实现。缺乏这层,心灵就无法充分发挥潜能,也不能与无限的时空和谐并存,而变成一个崭新的人。
      诞 生
      绝不可强加信仰给子女,因他尚年幼还没有能力去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不能自行替孩子举行洗礼、割包皮等仪式,也不能让他承受任何他本身可能不愿接受的行为。你须等他成长至足以明了这些以后,且有选择能力时。那时,他若对宗教有兴趣,就随他自由去信奉。
      诞生是个喜庆的日子,因埃洛因依自己的形象而创造了人类,故我们才有能力生育子女;由于小生命的诞生,我们才得以延续人类的命脉和尊重创造者的创作。
      诞生应是一个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的爱的行为,大抵就其声音、色彩、温度而言已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新的生命就能发展出和谐的气质来。
      另外,你应赶紧培养孩子尊重它人自由的习惯。当他在半夜啼哭时应谨慎地走过去安抚,但别让他误以为一哭就会被照顾,一哭就会带来一些安慰。相反,当他们不言不语时才更应该过去照料;而当他再哭时,别过去理他(即使过去看他也别让他察觉到),如此这般,他们方能习惯于与周围万物保持和谐关系,也才能事事如意,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事实上,为人父母者须理解,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被视为小孩。甚至,我们的创造者也并不把我们视若小孩,只当成独立的个体而已。此即何以他们并不想直接介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只是留待我们自己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做个有担当的个人去应变一切。
      教 育
      幼小的婴儿还只是人类的幼苗,在婴儿期即应养成尊重它人自由与安宁的习惯。因幼儿太小而无法理解或讲理,就须由哺育他的人施予严厉的体罚,因此,当他们使别人受苦、打扰了别人、或不尊重它人时,都要受罚。体罚应该只用于年幼孩子身上,渐惭地,当孩子有了理解力与领悟力后,体罚也要逐步减少,最终完全停止不用。自七岁后,体罚是万不得已才实施,而至十四岁以后则不可再施加。
      体罚只用于当孩子不尊重别人及你的自由和安宁时才施加。
      应当教你的孩子如何去展现自我,并对社会、学校的教育常存质疑的态度。别逼迫他去学那些对他毫无益处的事物。而应让他随自己的意向行事,因为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他个人自我的实现。
      必须经常教导他体认万物与无限的宇宙、与创造者、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别强制他接受任何一个宗教,但要毫无偏见地教他世界上各种宗教,或至少依年代顺序排列的最重要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应教导。若你做得到的话,试着去研读主要的东方宗教之思想体系,如此才有办法向孩子解释清楚其教义。最后应向孩子阐明埃洛因授予最末一位预言者的“讯息”的要义。
      尤其要教他爱护自己所居住的世界,并透过这个世界来爱创造者;教导他对无限敞开心智,并试着与无限和谐并存;告诉他关于创造者——埃洛因所成就的神奇创作;培育他经常思考研究,使人类有朝一日也有能力做创造者们所完成的事,即用科学方法在别的星球上创造其它人类。
      教育他思索自己是无限宇宙的一部份,也就是说,自己既伟大又渺小,“你来自尘埃,终究亦会回归尘埃”。
      教训他加害它人是无法用忏悔或赦免加以弥补的,切勿相信临终才临时抱佛脚开始承认神祗或埃洛因而仍有资格获得永生。
      教示他我们是依据一生所做所为来受审判的,引领我们走到智慧之路是很漫长的,必须穷毕生之力致力于斯而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一个人若终其一生不务正途的话,不会因其骤然的改邪归正而有权在永恒的行星上获得科学的再生。亦即,除非他的忏悔是诚恳的,而强烈地使自已的行为导入正途,尽其所能去弥补过去,且能赢得被害人的宽恕,并竭尽所能带给这些人爱及幸福。然而,这些都还不足以弥补其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因为纵使他获得谅解也付出了爱心,但如此只能算是洗刷其过失而已,还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正面的贡献。因此,他必须展开新行动,带给没有受其伤害的人幸福快乐,帮助引导者传播真相。不过,对一垂死之人或临终前才悔悟的人似嫌太晚了,也永远无法获得宽恕。
      官能教育
      官能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教育,但直至目前并没有人实地去推行。
      在促使孩子的心灵觉醒的同时亦要唤醒他的身体,因为身体的觉醒与心灵的觉醒是息息相关的。要知道,使身体麻木亦即使心灵麻木一样。
      创造者赐给我们感官让我们使用:鼻子用于嗅觉,眼睛用于观看,耳朵用于倾听,嘴巴用以品尝,手指用于触摸。我们须善加利用此五官去享受周围事物,因为周围所有事物都是创造者为了我们生活快乐而创造的。
      一个感官发达的人,似较能与无穷的宇宙协调一致,不需透过冥想与沉思即可感受到无限;而藉着冥想与沉思则能更深地了解此种和谐,并在教导它人时要将和谐的理念散播于周围的人们。
      所谓拥有感官能力,即指自居住环境方面能引起你的喜悦之感。性教育非常重要,但它只是教我们一些技术性的功能及其用途而已;而官能教育则不然,它教导我们如何自感官获致乐趣,纯粹只是为了使人愉悦,而并不是为了功利目的才去使用官能。
      不跟孩子谈论性器官是不当的,而只是向他们解释器官的用途也还是不够的,应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性器官去获得快乐和满足。
      只向孩子解说各器官的作用,无异就象告诉他们音乐这玩意儿只是在于使队伍行进时踏出整齐一致的步伐;告诉他们懂得写字的用处,只在于能写得出抱怨不平的信函;而电影则仅用以当做视听教学的工具而已。
      所幸有了艺术家,也由于我们感官的觉醒,我们才得以听、说、看那些不为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而性器官也一样,并非单单为了满足自然的欲求,或确保繁衍后代,甚且还要给自身与它人带来愉快。
      由于科学的昌明,我们终能挣脱诸如展露肉身即“有罪”、当两合本身即会招致惩罚——怀孕的陈腐观念。如今有了避孕的技术,两性结合可以自由多了,而不必演变成一项确切的或极可能的禁锢。
      大可将这些传授给孩子而不必羞赧,更应以关爱的心情仔细说明人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及完全地展开自我,亦即竭尽感官之所能去享受美好的人生。
      勿为自己的身体或裸体而感到羞愧,原因是: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的想法更令创造者不快了——人类竟为了自己的外观感到羞耻。要知道,人的外形也是创造者所赐呀。
      教育你的孩子要爱惜自已的身体,我们应珍爱埃洛因所创造的每一部分,而珍视这些创作品亦等于敬爱创造者一样。
      我们的每一部份器官均得自我们父母——埃洛因的创造。故应做到物尽其用,而勿需感觉羞惭。这些感官本来就是为我们而创造的,若利用任一感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话,那也就是,创造者本来就希望我们从中获得快乐。
      每个人像一座花园,不可任其荒废:一个没有欢乐的生命恰似一座荒芜的庭园,而喜悦正是打开心灵世界的催化剂。禁欲主义何其无聊!除非是用来作暂时性的试炼——锻炼用精神来支配身体。而一旦试炼成功后,则应及时罢手,再度享受生命的欢愉。禁欲主义唯有在花园(指个人)处于休耕状态(暂停),为了追寻日后更能激赏乐趣才可为之。
   &

第三章 开启心灵之钥 (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