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呀,太好了。”九爷的一双手不停地拍着大腿,他很激动。
      “我的想法是,冯家的孩子无论男女,五岁时都要入族学。十岁后,男孩子们要从科举、经商、武举中选一样,再进行深入的学习。”
      “每个人要树立学习的目标,科举之人,要以中举为目标;经商之人要以致富为目标;武举之人要以做将军为目标。”
      王宣和冯九爷父子听呆了,这冯三娘的思维不同于常人呀。
      “这得要多少银子呀。”九爷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他觉得三娘这个计划极好,能不能实现另一说,就是要用不少的银子。
      “银子不用你们出,族学由我来组建。以后成了材的冯家子弟再捐银。”
      几人听了这话,更加吃惊,建这样的族学,得要不少的银子。
      九爷想了一会道:“这是冯氏家族的事,可不能由你一人来出这笔银子。”
      “先组建起族学后,再谈银子的事。”冯怡道,“只要家族有了人才,何愁赚不了更多的银子。”
      “那好,全听你的。”九爷点了头。
      冯怡向他提出,“九爷爷,你们现在回去就着人建屋,置办桌子凳子,等三月科举之后,再请先生回冯家村授学。”
      她拿出了一个红封,“这是建族学和制办桌凳的银子,不够再来寻我拿。”
      里面装有一万两银票,足够在乡下建房置办所要用的东西。
      九老头抖着一双干枯的手,接过了红封。
      他嘴里喘着粗气,心情十分激动,他盼了一辈子事,终于得以实现。
      九老头向冯怡保证:“我一定建好族学,记好每一笔帐目。”
      “好。”冯怡笑着点头。
      冯九爷在回乡的车上,对长子感慨道:“唉,没想到,我们冯氏家族能得冯三娘所助建一所族学。未来,冯家要是重建祠堂,一定要给三娘立牌位。”
      “知道了爹,那是一定的事。”
      一个家族能为一位女子立牌位,那是对她的极大敬重和肯定。
      冯九爷父子走后,王宣问冯怡,“族学最不好请的就是先生,你还有打算建女学,怎么请女先生?”
      冯怡冲王宣扬眉一笑,她道:“三月的科举结束后,我再会请落第的先生。有不少人会准备来年的考试,返乡远,吃住在京城又付不起银子。”
      “冯家村离京城近,多给一些束?给先生,一定有人愿意去冯家族学做先生授教。”
      “至于女先生,这得看机遇,这世上总是有识字的女子呀。”冯怡道,“银子给高一些,待遇好一点,自然能请到人。”
      王宣笑着夸她,“三娘,你这打算还不错。教授冯家族学的先生要是以后中了举,在朝中为了官,能不照顾自己的学生吗?”
      冯怡哈哈笑了,她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呀。
      冯怡要王宣背他们王氏族规,她照着王氏家族的族规,整理出了冯氏家族的族规。
      一,男人三十无子方可纳妾。
      二,家族的族人互帮互助互爱。
      三,家族的所有孩子必须念书,族里视其情况给予资助和奖励。
      四,家族男女平等。
      ……
      冯氏家族在建好族学后,一直用的是冯怡写的家规。
      多年后,冯氏家族有不少人经科举为高官,也不曾改过家规里的一个字。

第140章 组建族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