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和店里的店员,家明的小姨,其余不想干的人便都作鸟兽散去了。
“怎么回事?”
朋友颇是焦急。
也是,谁也没想到一个大熟人会突然晕倒,要医院担架来迎。
小姨脸上也颇有些焦色,摇摇头,说了句,“老毛病,现在店里人多,不聊了,等过相时再和你说。”
朋友想想,也只好退了回来。
到了夜晚,收银算账,准备回家了,朋友又记起这事儿,便和老婆商量着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家明妻子。
老婆当然也是想的,但眼下正是忙时,又不知家明妻子到底是什么情况,家明小姨又天天忙着做生意,他两也不好意思老去人店里打扰……两人寻思了半响,觉着还是等大伙儿忙完了这阵子再说。
节前,服装,饮食,各项生意都是好赚的。
朋友和妻子每天在忙碌中度过,家明小姨也日常在朋友店点水饺,让朋友送过去。
一来二去,虽谈话时间少的可怜,但朋友也对家明妻子的状况知道些许。
家明妻子确是老毛病。
家明妻少时便失父母,下头还有一个妹妹要养活,虽有父母遗产,和亲戚照料,但毕业出来后仍是无比艰辛。
好在遇见了家明。
两人于学堂相识,毕业后便跟亲友借了钱开了店。因两人家中都没什么大的助力,故而都很拼。家明妻少时便只知照顾他人,不知道照顾自己,自己时常三餐不记。后两人开店,又常忙于外出进货,身子便慢慢垮了下来。
最叫人心惊地便是家明妻在一次外出进货中,因身体缺钾,突然晕倒了下来,好在有好心人将她送往医院,不然真不知道会落个什么状况。
家明小姨某一回谈到此事时,也是叹气,“也是我姐倔,人说什么非不听。身体不好了,还死撑着,这次也是。她前两天就喊着不舒服了,我让她在家休息,店里两个店员,她老公也在,一起四个人呢,哪会忙不过来,她非不听人话,非要过来,诶。大过年的,诶。”
朋友不知说什么,也跟着后头附和两句,罢了,问了家明妻现在的状况,待到节后,又抽了空和老婆拎着水果,包好的饺子去家明家看了两回家明妻。
那正是晚上。
家明妻脸色已经好看多了,但家明不放心,硬是要妻子多在家呆两天,再养养。
朋友携妻女过去时,家明还未回家。
门,是家明连襟开的门。
家明儿子在自己房间写着作业。
家明小姨则在房里陪着姐姐,劝着姐姐安心修养,别老想着店里。
朋友老婆放上水果,陪着家明小姨,和家明妻唠嗑了两句。
末了,家明小姨和老公先回了家,朋友则在家明家的厨房给刚刚到家的家明下了几个带过来的饺子作夜宵——
朋友过来之时,家明正忙完店里生意下班。
朋友问家明,他的父母怎么没过来帮忙。
家明道,他们不住一起,都是早上过来帮着照看自己老婆,带孙子,晚上给媳妇做完晚饭,收拾完回家的。
两人聊聊,又提到了家明妻子的身体状况。
家明霎时红了眼,无比感叹道:“幸好她没事。幸好。”
朋友也不多言,两人绕了话题,聊得开怀。
待家明吃完饺子,老婆也从家明房里和家明妻聊完天出来了,便与家明告了别。
年后,大伙又一同聚了一回餐。
……
“后来,我生意做大,又开了了这家茶楼。”
朋友呡了口茶,续道:“家明一家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我听得愣神,“到此为止,这就结束了?没有下文了?他妻子的身体后来好了没有?”
朋友笑笑,“是你问我要现实的故事的,到此为止,不就是最好的结局麽?”
“至于家明妻子的身体,”朋友叹了口气,“到现在还没有好,不过家明很爱他的日子,他会照顾好她的。”
“可是,”我急了,“那我该作什么结尾?说她死了,还是好了?你不知我们写文要给读者的只能是一个准确的答案麽?”
朋友笑的狡诈,“那是你的事,我可不在乎,对了,名字打码哦。”
我翻了个白眼,“不是你说名字只是代号麽?打不打码有什么要紧?”
朋友语塞,想了想,道:“那你还是给个好的结局吧!就当我对家明的祝福。”
朋友似想到家明当时的模样,心下仍是不忍,“就写,后来家明年纪大了,带妻子一同外旅行了,神佛既然安排他们今生相遇,那便乘着儿女已长成,一同去看看那忙碌生活之外的美好风景吧!”
说罢,便抛在了正在抓狂想着结局的我,带姑娘下了楼。
我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收集的故事集,想着朋友说的结局,忽然大悟——
“懒人,那分明是你连襟那两口的故事改来吧!!!还什么水饺,不就是你姐姐最爱吃的那一口嘛!”
话追不上人,茶楼之下,朋友和连襟哥两带着妻子女儿玩闹的场面,分外暖心。
第九夜 韭菜鸡蛋水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