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子决定回家。
请假条上的天数是七天。
东子先去了母亲的家乡,这一次他没有看见那位与他讲述母亲的故事的老人,但他却看见了母亲。
母亲在老人的葬礼上。
父亲为母亲擦着眼泪。
原来,老人是母亲的妈妈,原来,老人是他的祖母。
怪不得,老人会知道那么多母亲的事情。
怪不得,老人会向他打听那么多母亲的事情。
东子看着母亲斑白的发丝,眼眶不觉发红,子欲养而亲不待,离开家乡这么久的母亲其实也对当年自己所做的事情心有愧疚吧!
也不知,祖母究竟有没有原谅母亲。
东子站在远处,想出了神。
葬礼很快就结束了。
母亲把东子唤了过去,原来,母亲早就看到了自己吗?
东子垂丧着头,他觉得自己现在又回到了幼时,一直在母亲的眼中,从未有过离开。
“东子,我当初离开这里与你父亲结婚后有来过这里,可是我没有见到我的母亲,我曾经最为熟络的亲人,朋友也将我拒于门外,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中,于是我选择了把这份记忆埋在心里,直到,有了你。我开始懂得了为人母的责任,可是我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落下,东子心里一阵酸涩。
“东子,”母亲攥紧了他的手,“你走后没多久,家乡就寄来了一封信,是母亲的,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家乡,她不会寄信,她拜托别人寄信,她说她原谅我了,可我却因为你的离开没有回去。”
东子的鼻子酸涩起来。
“母亲在信到我手上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的眼圈再次红了起来,“这葬礼是我未尽的孝心,而不是母亲的心愿。”
“我连自己母亲临去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东子的耳边是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声,他握着母亲的手,眼泪一滴滴落下。
他心中百感交集,现在已不知是该为自己的祖母而哭泣,而是该为自己母亲尚在而感到庆幸……
“轰隆隆”的嗡鸣中,火车出发了。
绿皮火车,据说是母亲当年和父亲一同离开济南坐过的,如今车上却只剩下东子一人了。
他该回去上班了。
东子从包里取出一个饭盒,里面有临走前,母亲为他做的小食。
东子慢慢打开,脑海浮现了母亲当年在厨房间忙碌的身影。
白莲花瓣洗净,白布沾干水分,切去花梗部,切成两片,每片花瓣中心均匀抹上一层豆沙馅再取一片大小相等的花瓣铺在豆沙馅的上面,对叠包好。
铁锅烧热,倒上油,油温三成改小火,莲花片沾一层面粉,再挂一层少量面粉和蛋清打成的蛋泡糊。
母亲边炸边用筷子翻动,待花瓣浮起,捞上盘,铁锅改中火,油温烧至六成,再将炸过的莲花片放入重炸,边炸,边用手勺波动,炸见荷花片呈浅黄色时捞出,撒上糖桂花。
而后,便端出,成就了东子的童年回忆里最甜美的篇章。
东子看着饭盒内的炸莲花,伸手拿起一片放进口中,莲花酥脆,豆沙甜美,依旧是童年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
桌对面,有女子轻嗅,“这是炸莲花啊!你也是济南人吗?这可是我们这里的名小吃啊!”
东子摇了摇头,“家母是,我不是。”
“那你是离家远行吗?要记得回家啊!你妈给你做这一份炸莲花一定是希望你多多回来的,莲花,莲花,最是该怜慈母恩嘛。”
东子一怔,原来儿时母亲常做这道菜,也是在回忆家乡父母吗?
东子嘴角微扬,“知道了,谢谢你。”
慈母恩,不仅是口中说说,他早已和母亲说好,以后会多多回来看望,不让又一位母亲的思念挂空。
人世间,子女最怕的可不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吗?
第六夜 炸莲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