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大理寺卿见状也不再说什么,挥挥衣袖,走了。
      钟韶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自己的马车已经送人去医馆了,在抬头看看前面,大理寺卿的马车也再次向前行去。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想了想终究没急在这一时半刻,只将那状纸收入了怀中,然后拂袖迈步,跟着前面的马车继续往大理寺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钟韶(扶额):你到底是怎能想的啊,当着大理寺卿的面儿拦我的马车喊冤
      喊冤人(理直气壮):你的马车更好,你的朝服看着也很华丽,喊冤当然找官大的喊啊
      二品郡公的马车朝服和三品朝臣的马车朝服比起来确实……钟韶竟无言以对……
      第98章拉仇恨
      等钟韶步行来到大理寺时,比往常晚了片刻,大理寺卿的车驾拐去了后衙,没与她同路,自是早就不见了。不过因早朝的缘故,钟韶从来不会与同级的官员一般按时点卯,因此晚了片刻也是无碍,并没有人会前来过问。
      怀揣着那份极有可能是烫手山芋的状纸,钟韶到了大理寺后便匆匆的往自己的号房行去。随后她将手中的血迹洗净,又换过一身大理寺正的官袍,这才将那份染血的状纸取出看了起来。
      拿着那状纸看了没几眼,钟韶的眉头便蹙了起来,等到最后看完时,脸上果然露出了难色——状纸上所书的案子倒没有钟韶想象中的骇人听闻,但其中牵扯了不止一条人命,确实称得上一句重案。可真正让钟韶为难的,却是这案子中所牵扯的人!
      想了想,钟韶到底没敢轻易作为,便遣人将昨日才见过一回的崔评事又召了来。
      崔评事依旧是昨日那张刻板的脸,看着钟韶的目光中却是带上了些许不耐烦,拱手行礼后便问道:寺正大人今日召下官前来,不知可是有何要事?
      梁国立国不过二三十载,虽然承平帝是个不着调的,但先帝创下的大好基业到底还没败完,如今的吏治算不得清明,却也没到大坏的时候。而大理寺掌狱讼,期间多是严谨耿直之人,对于钟韶这个靠关系直接调职大理寺正的黄口小儿自然是看不惯的。
      钟韶刚才恶补完梁国的各种律令,正经案子都没有审理过一回,面对这些大理寺的老人自然没有丝毫自矜。她无视了崔评事眼中的不耐,只将手边的状纸递给了对方,同时好脾气的道:本官今日接到一桩案子,有些为难之处,想向崔大人请教一二。
      崔评事听到这话先是一愣,再看到钟韶递来的状纸,眉头便皱了起来,同时出言提醒道:大人,大理寺所审之案多由州府或刑部移交,若是京城之内发生的案子,这状纸便当交由安阳府处置。遇上重案要案,安阳府无权处理,再上呈大理寺。大人这般直接接了状纸受理,可是逾越了。
      这番话说得毫不留情,甚至带着些指责,不过钟韶自然也知道崔评事的提醒是好意。她抬手抚了抚额头,有些无奈道:有人拦路喊冤,本官本不欲理会的,结果那人直接就一头撞我马车上了。她说着,见崔评事眉头一竖,似要再说些什么,便又道:当时寺卿大人也在场,他看过状纸之后让我接的。
      搬出了大理寺卿,钟韶总算是堵住了崔评事的嘴,他没再说什么,仍旧皱着眉双手接过了钟韶递来的状纸。展开后只看了两眼,他眉间的皱纹便又加深了许多,半晌看完了状

第129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