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朱棣夜访
也正是这些人让人不在意的人,谁又能够想到百年以后,他会成为大明朝那么大的毒瘤呢!
戚继光是一个抗倭名将,二少知道他,自然也就知道以后倭寇在明朝的影响,所以跟老三说这番话,也正是端正他的思想,让他千万不要小看东瀛人。
老三的眼神里显然有些不相信,但是对于二少的话,他却不敢反驳,更何况,他也没有反驳的理由,因为他觉得他二哥既然这么说,就有这么说的原因。
或许这就是一种兄弟之间的信任吧,没有条件,没有原因的信任。虽然这种信任很盲目,但这岂非也正表明白人类感情的一种伟大。
第二天,朱桢果然就带着猎奇双鹰回到京城。
当然,其他各位在外的王爷也相继回到府中,然而很快,京城便已经传开楚王府闹此刻的消息。
而且内院大墙上血书的一行字更是不胫而走。
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楚王朱桢是得罪了什么人,否则怎至于别人甘冒如此之大不韪,竟敢闯入王府写下如此警告。
而更多的人也都在猜测朱桢的对头到底是何人物,竟能够夜闯王府,打上朱桢的护院总管,而逍遥离去。
朱桢无疑是最气愤的,他静静的坐在堂内,也在想到底是跟谁结下了梁子,竟被别人这般警告。
他当然知道来人有这么高明的本事,当天晚上就算杀尽王府中的人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他却咽不下这口气。
他的脑海中一连转过自己几位兄弟的身影,然而最后却一一排除,觉得他们纵然有看自己不顺眼的,也不至于用这样的法子来对付自己。
哪有会儿是谁呢!
忽然,朱桢的眼睛一亮,惊道:“难道他会没死?”
本来二少已经没死,海上又出现麟狼的传言已经流传到京城。
如果朱桢现在还在许昌,或许他已经知道二少没死的消息,就是因为当初他从许昌赶到南京,而南京的手下则送消息到许昌。
这么一来,就刚好错过。
就在这时,肖野已经来了,看到主人的神色阴沉,满脸气愤,肖野就已经猜了个大概。
朱桢问道:“什么事?”
肖野道:“我有消息跟王爷说。”
朱桢神色一动,问道:“什么消息?”
肖野一顿,道:“二少还么死。”
这话一出,朱桢整个人已经面色大变,失声道:“什么!”
肖野道:“本来我已经派兄弟到许昌,却没想到皇上竟早早就给王爷发了密诏,让王爷回京,想必正是因为这样,消息才没有传到王爷耳中。”
朱桢毕竟是个角色,他已经让自己镇定下来。
有些事情跟消息你虽然不想听到,也不想知道,然而你必须正视这些事情。
现在朱桢最不想知道的就是二少还没死这个消息,他当然知道自己原先是被徐铿他们联手给狠狠的骗了一次。
而自己却还以为把二少给逼死,为此而暗暗称庆呢!
忽然,朱桢脸色一变,立即对肖野道:“传书驻扎在许昌的弟兄,让他们立即撤离。”
肖野不解的问道:“王爷这是何意?”
朱桢神色阴沉的道:“这二少既然敢光明正大的现身,想必是有恃无恐,我决不能让他的诡计得承,他现在既然知道我在京城,很可能就会派人偷袭咱们在许昌的弟兄,甚至于把他们一网打尽,我一丝的机会也不能给他。”
肖野显然听出不妙,于是一刻也不敢再耽误,立即就转身出去。
肖野出去以后,朱桢的神情才完全表露出来,有些事情,你是万不能在人前表露的,因为那样就能影响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就算自己人也不可以!
现在已没有一个人,朱桢真切的神色当真是表露无遗。
他此刻的神色是歹毒的,阴狠的,谁能够想像的到这样一个恶毒的表情会出现在一个翩翩公子的脸上。
这种极致的鲜明对比,让朱桢的脸看起来更加的狰狞可怖,甚至于有一种让人心生寒意的感觉。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尖细的声音,道:“圣旨到。”
朱桢一惊,立即平复自己的神情,然后整装走出打厅,院落里站着一个公公模样的人。
他手中持着一份金黄色的锦帛,正是圣旨。
朱桢跪下,那公公便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楚王殿下即可进宫。”
朱桢拜谢领命,接过圣旨。
朱桢微微一笑,对那公公道:“章公公,父王难道没说什么事吗?”
章公公立即道:“这皇上的心思,岂是我这等做奴才能够知道的!”
朱桢会心一笑,对手下道:“去帐房支出一百两银子。”
这个手下立即就弄来一百两银子,朱
第229章 朱棣夜访[1/2页]